本期专家
赵伟佼: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二疗区(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治医师。擅长治疗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尤其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的诊治,以及多种心理疾病的心理分析和治疗。
什么是精神内耗
赵伟佼: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会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精神内耗有哪些表现
赵伟佼:精神内耗并不是“想得多”或“矫情”,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状态,这和人的性格有关。有的人是焦虑型人格,思虑较深,追求完美,精神内耗就相对多一些。比如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一部分人会从中吸取经验,不愉快很快就会过去。而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反复后悔或自责,陷入不良情绪中无法自拔。
过度精神内耗有哪些危害
赵伟佼:精神内耗可能指向过去,对过去发生的事或行为后悔,这种过度的思维反刍可能会导致出现抑郁情绪。这种情绪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排解,可能会演变成抑郁症。精神内耗还指向未来,对未来事物发展不确定的焦虑和担忧,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会出现焦虑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轻则影响效率,重则可能发展成心理、精神疾病。因此,过度精神内耗的危害孤僻不容小觑。
如何解决精神内耗
赵伟佼:建议大家可以用心理专业方面的治疗应对精神内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将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一个三角形,从任何一个方面入手都可以打破内耗的恶性循环,改变精神内耗的状态。首先从想法上改变:从主观上调整自己,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理智判断事物。其次,从情绪上打破:增加心理资源储备,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最后,从行为上打破: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现实中真正做一些事情,比如暂停1分钟手头的工作、做10个深呼吸、喝一杯喜欢的饮料……
如何避免过度精神内耗
赵伟佼:所谓精神内耗是每个人都有的状态,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就会有压力、有消耗。它让我们反思,不断调整及适应变化,只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就不是件坏事。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过度精神内耗?从心理学角度讲,一方面是针对问题的应对。遇到问题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自己有什么优势和办法,先关注事情的解决而非情绪的变化。这样,往往随着问题的解决,内耗也随之消失。另一方面是针对情绪的应对。在出现内耗导致的情绪问题时,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治疗等方法调整情绪,及时改变内耗的状态。如果以上方法都难以解决内耗导致的相关问题,就要及时到专业心理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做到早检查、早干预、早治疗。
最后,建议大家遇到精神内耗的问题,多从积累经验的角度考虑,过多的悔恨徒劳无功,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未到来。只要放松心态、积累经验、努力尝试,就一定能避免过度的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