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东北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亲自擘画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新蓝图,为吉林重振雄风、再创佳绩带来重大机遇、注入强大动力。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进,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锚定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目标,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挖潜增效、防范化解风险,经济运行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振兴发展“上升期”“快车道”积厚成势,吉林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2.5%、47.8%、21.9%。实施重大项目258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9%。全年接待游客3.14亿人次,旅游收入5277亿元。进出口总额1679.1亿元、增长7.7%。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88.9%,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质增效
汽车产业集群稳步“上台阶”。一汽集团省属口径产销量分别完成156万辆和157万辆,增长16.7%、17.6%。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项目24套主要工艺装置开工建设。吉林化纤6万吨碳纤维项目部分产线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碳纤维产量增长38.3%。长光卫星累计承制并成功发射卫星162颗,其中在轨运行“吉林一号”卫星108颗,建成世界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开复工风光装机71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突破2500万千瓦。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支撑有力
科研物质条件指数居全国第5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1位,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升6位。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技术攻关1123项、本省转化成果1800项,分别增长10.53%、49.38%。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3590户、7278户,增长15.36%、72%。新建院士工作站3家、总数达到13家,柔性引进院士14名。高校毕业生留吉13.3万人,留吉率创历史新高。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根基稳固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7.3亿斤,从全国第5位跃升至第4位,增产21.1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11.9%。粮食平均亩产958.2斤,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一位。建设高标准农田791.2万亩,新增盐碱地改造耕地25.4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县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5557家、5730家,增长13.3%、44.6%,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突破3.2万家。肉牛饲养量达到770万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打造高标准美丽乡村示范村201个、美丽村995个和吉乡农创园48个。新改建农村公路3175公里,整治“畅返不畅”6217公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成效显著
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61.9万户、增长14%,总量达到359万户、增长8.2%,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152户。为经营主体降本减负800亿元。“数字政府”加快建设,8.1万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70%以上市县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网上审批效率、不动产登记效率、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由115家优化整合至90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4.8%。
民生保障:扎实推进、有力有效
全面完成50项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25.7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4.43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社会保险待遇累计发放1937亿元。建成102个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1个社区老年食堂。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34万套(间),改造棚户区1.99万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30个。免费为居民改造燃气管阀136.3万户,更新改造市政老旧管网2030公里。完成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163条。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7%。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2.84万场,参与群众1.25亿人次。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和谐稳定
“保交楼”完成2.5万套。打赢防汛防台风和灾后重建硬仗,重建修缮洪灾倒损房屋5529户,受灾群众全部实现温暖过冬。连续4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开展边境村建设三年行动,进一步促进边疆繁荣、边民幸福、边防稳固。实施“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和社会面协同管控新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平安吉林”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