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走上新赛道 实现新突破

——知名专家看2023年我省经济运行

本报记者 杨悦

2023年刚刚落幕,给力的经济数据令全省上下欢欣鼓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实现均衡增长,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延续“开门红”“半年红”“三季红”之势,顺利实现“全年红”。

昂扬向上的发展势头,引得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点赞。“吉林发展已经走在了率先实现新突破的赛道上!”这是日前在我省召开的特邀专家座谈会上,5位知名专家的一致共识。

大家一致认为,吉林省2023年经济运行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以及量的合理增长,展现出全面振兴、率先突破的广阔前景。这与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脚踏实地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密不可分。

看速度:多项指标亮点频现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多项工业重点产业呈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外贸增速大幅高于全国……2023年吉林的经济答卷亮点多、分量足。

“总体来看,吉林经济发展相较于自身,有明显的进步;跟全国的平均水平以及兄弟省份横向比较,也是可圈可点的,值得点赞。”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我省2023年经济运行给予高度评价。

徐洪才认为,2023年,我省经济运行有诸多亮点值得关注。

“从经济增长动能来看,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还是消费,吉林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9%,很不容易。作为工业大省,吉林的工业制造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8%,实体经济非常给力。”徐洪才谈到,第三个亮点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比较低迷、全国的外贸受外需收缩的影响低速增长的情况下,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7%,说明经济结构比较均衡。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则认为,我省GDP增速高于全国,不仅是吉林自身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也意味着为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对吉林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以及2022年,吉林遭受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和冲击。”姚景源谈到,在这样的情况下,2023年吉林的GDP增速高于全国,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坚强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从2023年吉林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无论是GDP、税收、粮食的产量,还是新能源的产业链,包括装备制造,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主要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任泽平对我省去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丁一兵长年关注吉林经济,对于2023年的持续向好,丁教授很有发言权。

他表示,我省的整体经济增长态势既快又稳,在全年4个季度增长的表现都比较出色。

丁一兵认为,过去的一年,我省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对外贸易这三方面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表现,消费增长的势头说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突出,而对外贸易的增长也明显超出了全国的增速。“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增长的动力源泉是多元化的。”

谈质量:三次产业均衡增长

看农业,吉林“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全面启动,粮食增产21.1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11.9%;

看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0.2%;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62.7%,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47.6%,碳纤维产量增长38.3%;

看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额增长7.7%,旅游收入5277亿元。

增速全面开花的同时,谈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均衡增长”“结构更优”“齐头并进”这样的词汇在几位专家的讲话中被多次提及。

大家认为,吉林经济不仅跑稳了速度,更跑出了高质量。

在徐洪才的眼中,吉林经济均衡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体现在方方面面——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实现了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对传统的农业、制造业的改造应用也有明显进展。发挥吉林固有的资源优势,包括疫情管控转段以后,文化旅游业发展也很快,很多概念都很有新意。”徐洪才谈到。

对于我省经济增长的健康度,姚景源给出了客观的评价——

“吉林2023年农业又获丰收,稳住全国粮食‘压舱石’,这对于全国来说意义重大。吉林在一产上的成就稳定,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再次达到1.3万亿斤以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的二产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国,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姚景源认为,中国一汽、中车长客、吉林石化等工业企业齐发力,使得我省二产的数据颇为亮眼。

至于三产方面,去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达到了9%,这让姚景源感到很欣喜。“吉林一二三产齐头共进,经济增长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

“吉林省2023年的整体增长呈现出均衡态势,三次产业都取得了比较高的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高出的程度也比较接近。”丁一兵谈到,“这意味着我们2023的经济增长比较均衡,在结构上体现出一定的优点。”

基于多方面考证,丁一兵认为,我省的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快速的增长,且是健康良性的均衡增长,意味着未来我省的增长也会有比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这让他对吉林省未来的经济增长势头产生了较好预期。

望未来:紧抓机遇乘势而上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吉林振兴发展“上升期”“快车道”积厚成势,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专家们纷纷表示赞同这一观点,过去一年吉林经济运行的回升向好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良好预期。新一年的吉林如何能够再接再厉更上层楼,各位专家为我们提供了良策。

“去年经济良好的数据,对接下来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明显的积极信号。”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三届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苏剑认为,2023年,我省经济数据呈现“全年红”,给社会各方形成了良好的信号、良好的预期,从而促进百姓消费及企业投资,亦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到吉林省内投资。

积极信号频现,要做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对于我省的优势产业发展路径,苏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优势产业既要植根于吉林省目前要素禀赋的特点,又要考虑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产业结构。”苏剑谈到,“接下来,我们要展望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景,把未来一些有前途的产业提前布局。”

他认为,华丽转身的汽车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等,都是我省在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

作为老工业基地,我省致力于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如何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效助力实体经济提升效率,姚景源为我省支了招。

“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体现在制造业和数字技术结合,吉林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姚景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省该牢牢抓住“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当家”做大做强,使之能够和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紧密融合,便可以在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呈现出质的有效提升。

从喜人的经济数据到良好的企业发展,让任泽平洞悉了我省营商环境方面的不断优化。

“吉林取得可喜的成就,证明了营商环境是在不断改善的。企业家之所以要投资,看重的是回报,投资是有回报周期的,所以说必须要有良好的稳定预期,其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值得信赖的营商环境。”任泽平说,近几年来,吉林给他留下了政通人和的印象,未来主要要在体制机制方面继续去放活。

谈到企业家投资,就不得不提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非常大。对于吉林而言,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很好,有几点在促进其活力方面可以着重加强。”任泽平表示,“发展新经济要提前布局,比如说现在新能源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国家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这些新经济都需要民营经济参与,他们会大有作为。”

任泽平建议,作为政府部门,可以新建基础设施给予产业支持,实施简政放权,及时打通企业发展中的堵点,为民营经济提供切实地发展保障。

“粮食实现连年增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消费潜能有效释放”……专家们对吉林经济新一年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吉林以此次“全年红”为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