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西洋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洋参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坐落在通化医药高新区。2017年4月,项目破土动工。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鲜参、中药及入口饮片、酵素食品、人参化妆品生产中心,研发检测、仓储物流中心等,致力打造国内首家行业技术领先,集生产研发、仓储物流、旅游观光、体验互动、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西洋参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作为我省“三早”重点项目,企业一手抓厂房建设,一手抓生产研发,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设完成了10万平方米的厂房,另有在建工程3.2万平方米。中药饮片、入口饮片、酵素食品3个生产中心相继取得所需生产资质,完成注册备案品种30多个,现有11条生产线,有10余个品种投放全国市场。项目预计在2020年4月全部竣工。
在中药饮片车间,记者看到,内包装、外包装采用全自动生产线,每台机器可以代替23名人工,产品质量可以通过色选机利用电脑自动分选,科技感十足。每个车间厂房,内部都有6米宽、130米长的观光通道,厂与厂之间都由外廊连接,呈现出旅游式观光厂房的特色。
一系列现代化技术流程,凸显了企业重视产品科技研发工作。“为了实现‘树立质量标杆,打造第一品牌’的发展目标,我们在一期工程就规划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2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目的是满足通化及吉林省医药及食品企业研发、中试及检验检测的服务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企业副总经理吕文科说,实验室现有研发人员52人,可开展饮片粉剂研究、破壁粉研究、中药材酶解研究等研发服务,可进行酶解中试生产、发酵中试生产、提取中试生产等中试服务和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检测服务。
“我们在建设厂房的同时,非常注重企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在人才引进上,吸纳各类人才。二是注重研发方向的科技投入,目前已与多所科研院所及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吕文科介绍道。
据了解,企业在与科研院所、院校的合作中,已取得大量科研成果。在降低农残研究方面,通过最新型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国内先进超声消解技术,第一阶段已完成降农残成果,其中五氯硝基苯成分,原条类可降低10.73倍,粉剂可降低77.57倍;在酶解发酵工艺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完成人参酶解技术国外研究国内转化工作,已经有人参肽粉、人参肽果蔬霉素粉等4个品种上市。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的背后蕴藏着科技的力量。企业目前已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拥有破壁、超微粉碎、纳米过滤、冷冻干燥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现已成功转化应用。
“目前,企业边建设边生产,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预计今年实现产值4.5亿元。”吕文科充满信心地说,家乡通化有“人参之乡”的美誉。企业将以弘扬中国西洋参产业文化为己任,推进西洋参药食同源,让家乡的科技参走向世界。/吉林日报记者 裴虹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