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坦诚、善良”,吉林“好人”多,“吉林山好水好人更好”,这是人们对吉林的赞誉。
几组数字让人感到这个评价恰如其分。
刚刚过去的2023年,吉林省共有33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人数位列全国第5位,数量占全国年度上榜总人数的5.5%。
还是这一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刘春获评“时代楷模”;
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友被评为“诚信之星”;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代理副院长兼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工程师周时莹被评为全国“最美职工”;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室主任邢斯瑞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长春市西安桥外休养所军休干部王琦获得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获得2023年全国“最美铁路人”称号。
还是这一年,全省评选出“吉林好人”156人(组)、“吉林好人标兵”41人、“最美人物”134人(组),其中30人被评选为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10人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王铁映等3人(组)荣获全国第八批岗位学雷锋标兵。此外,全省各地评选出各级各类“身边好人”1万余名。
吉林省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26位,而“好人”评选数字却很亮眼,每一个“好人”背后,都是温暖感人、传递正能量的吉林故事;成千上万的“好人”群星闪耀,绽放着精神文明光彩,绘就了大美吉林文明画卷。
好人层出不穷 善举随处可见
2024年1月15日,2023年第三、四季度“吉林好人”暨十大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长春举行,刘家福等21人(组)被授予2023年第三、四季度“吉林好人标兵”称号,刘丽敏等74人(组)被授予“吉林好人”称号,王琦等10人被授予2023年“吉林好人·十大年度人物”称号。同时,还为2023年吉林省“最美志愿者”及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代表进行了颁奖。活动现场发布了“吉林好人”的先进事迹,一位位吉林好人,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平凡之中带给大家力量与感动。
这次好人发布活动,是我省常态化开展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吉林好人层出不穷,身边榜样、凡人善举随处可见。
2017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吉林大学教授、“时代楷模”黄大年因病去世,他生前为了祖国地球物理科研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无怨无悔,直至以身许国,他的精神至今感召着无数后来人;2023年8月,舒兰市出现了强降雨天气,在洪水肆虐的紧要关头,骆旭东、周昆训、倪峰、张郅昭4名同志不顾安危、向险而行,奋不顾身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被授予“吉林楷模”荣誉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2023年2月,延边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家福在某度假区采访时,不顾个人安危,勇救掉入冰窟的男童后默默离开,直到9个月后,他再次来到景区采访,被工作人员认出,这位“隐身英雄”的见义勇为事迹流传开来,刘家福曾获评“吉林好人”,近日荣登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2023年11月26日,长春市退役军人于文明在领着孩子滑冰时,突然看见一名男孩在玩耍时不慎掉入冰窟,他迅速跳入冰水中施救,男孩幸运脱险,于文明救人的视频在网上传开,他被授予“吉林好人”、长春“身边好市民”称号。
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组成立于1990年,现有职工17人,平均年龄39岁,34年来,组员们忠实践行“心系桥隧涵、创优保安全”的铮铮誓言,把“列车安全通过”视为一切工作的底线和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铁路人的良好形象;身残志坚、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吉林楷模”王琦,在战场上受伤后他努力学习针灸推拿,成为一名盲人军医,30年来,累计为5万余名官兵和群众解除了病痛;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的曲亚波,曾生活在一个有三位老人、四位病人的农村家庭,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与艰辛,她竭尽全力用爱为家人撑起一片天,2016年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23年她被评为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
这些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构筑起闪耀着时代底色的“好人精神”,也照亮了吉林文明的星空。
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好人文化”
吉林各地“好人”辈出,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背后的原动力有哪些?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说,吉林好人层出不穷,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吉林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底蕴,起到了重要作用。吉林的文化底蕴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当地世居少数民族的游牧渔猎文化,二是“闯关东”的移民文化,三是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特征的红色革命文化。这些文化滋养了吉林人民团结互助、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优秀精神文化品质,形成了好人辈出的社会氛围。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理应认真总结发掘、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永华说,吉林“好人”多,首先得益于“好人文化”的深厚土壤。吉林虽地处中国东北,但文化底蕴深厚,吉林人传承着这些文化里体现的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吉林大地是一片红色沃土,厚植了红色文化,“三地三摇篮”(即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所体现的红色精神在吉林人身上代代相传,吉林人勇于奉献、崇德向善。
吉林“好人”辈出,还得益于“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吉林好人”评选活动是吉林省实施核心价值引领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吉林省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举行发布活动,讲好人故事,树立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省委下发了《吉林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13个部门出台了《关心关爱吉林好人等先进典型暂行办法》,市、县两级也已相继建立好人帮扶机制,对评选出的“吉林好人”在政治上给予荣誉、在创业上给予帮助、在成长上给予关怀、在生活上给予关心。通过大力宣传、褒奖善行义举,关心关爱和礼遇尊重先进典型,让“吉林好人”等先进典型得荣誉、有地位、享尊重、受关爱,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
吉林“好人”辈出,也得益于“好人活动”的联合联动。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开展“好人评选”,使“好人现象”触手可及。2014年以来,省级评选“吉林好人”6000余名、各地评选各类好人10余万名。“吉林好人”评选活动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政府各部门的配合,多部门联合联动,纵向“五级联动”、横向“四推荐四评选”,活动全民参与全域共建。从乡村到城市,从企业到机关,从家庭到学校……参选人员覆盖各年龄、各民族、各岗位,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吉林形成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社会良好风尚。
擦亮“好人”品牌 激发奋进力量
“好人”在身边,“好人”很温暖。长春市二道区基层理论宣讲员马明2023年获评吉林省“最美志愿者”,他说:“被评为最美志愿者,我感受到各级党组织和服务对象对我们的认可、激励和鞭策。我要以这次评选为新的起点,引领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年,近日,长春市宽城区长新街道银山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好人工作室”开展了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活动,“吉林好人”张永超、“宽城好人”王雷带领志愿服务队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理发、家政服务、采购代办等服务,并送上慰问品和节日的祝福。一直以来,银山路社区“好人工作室”通过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以榜样的力量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在汪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场好人宣讲活动热烈开展,“吉林好人”、新民街道东振社区党总支书记孙芳瑜讲述了“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崔海顺3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邻居王淑艳的故事。生动的故事打动人心,朴实的语言传递力量。“孙书记是我们身边的好人,她的宣讲贴近我们的生活,跟着榜样走,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参加活动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做好人得心安,有幸生活在同日同年,慷慨人生快乐奉献,美好的日子既是今天更是明天。”主题歌《好人》一次次在吉林广播电视台“好人发布厅”唱响。如今的吉林大地,好人故事不断涌现,好人精神落地生根,好人建设成果丰硕。各级各类身边好人和全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中国好人”,以平凡的感动激发社会共鸣,为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不断推动社会风气变化、凝聚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推动了吉林道德文明建设的整体提升。
2024年,吉林省将把选树宣传好人融入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开展岗位学雷锋标兵和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评选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拓展“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传播好人故事,发挥好人力量,延展“好人效应”,唱响“好人之歌”,实现全省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的大幅提升,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汇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