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让我倍感责任重大,这是人民对我的充分信任,我要认真履行好我的职责,不负人民重托!”全国人大代表、辽源市水务集团公司排水维护队队长白玉晶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城市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白玉晶是辽源市排水管网的“活地图”。26年来,她钻明沟、爬暗渠、通管路,在排水清掏这个主战场上,贡献了无悔的青春和辛勤汗水,用坚守诠释着劳动之美。
200多公里排水管网、2万多座排水井、300多米明沟、2300多米盖板涵、12座沉沙池……这些是她日夜奋战的战场。白玉晶说,城市排水管网好比人体的排泄系统,直接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安全与健康。这些排水设施每年都要进行4到5次大规模清掏,白玉晶和她的工友们在此期间每天要连续作业10多个小时。“舍得一人脏,才能换得万人洁。”白玉晶说,“我们日复一日地与‘马葫芦’为伍,和污泥浊水相伴,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可以过上舒心洁净的日子。”
这份工作,别人眼中又脏又苦又累,白玉晶却干出了门道和乐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清掏管道时垃圾运送时间,白玉晶不断尝试新方法。白玉晶仿照儿童玩具板车,请人焊了一个方形铁架,安装上轱辘、架好铁桶、系上麻绳,清淤、装桶、拽出、清倒、拉回,管道内外两名工人相互配合,就能完成清掏工作。后来,白玉晶发明的清掏工具还作为好经验,推广到其他城市。“这让我感觉一线工人也能搞发明,也能更好为咱百姓服务,既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获得感。”这份“成就感”“幸福感”让白玉晶更加喜欢思考、琢磨,带着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白玉晶心中的责任感更加强烈了,为人民服务的思路也更宽、更广了。
白玉晶认为,在老旧城区改造工程中,水网、电网设施改造尤为重要。“辽源市水务集团就与辽源供电公司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在沟渠开挖、管线路径共享、防外力破坏等方面密切合作,确保改造施工过程中居民用水用电不受影响。”谈起这些,白玉晶十分开心,她说,“如今的地下排水管网有了大变化——有的直径达到2.2米,我在里面昂首挺胸走路一点问题都没有,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安全隐患也杜绝了,这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给工作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在即,白玉晶立足本岗,将一年来通过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整理出来,准备将这些基层声音带到大会上去。“仅辽源市就有200多千米排水管网、2万多个排水井,只有不断升级水、电、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千家万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白玉晶建议,水、电、气、热等民生保障类企业,应在优质服务、应急抢险、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协同作战,做到信息共享、工作互助、高效衔接,“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能极大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