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氢能产业,无疑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但当前这一产业的发展形态,却处在一个“微妙”阶段:一只脚踏在新兴产业,一只脚迈入未来产业。
时至今日,氢能“制储运加用”等关键环节中,许多技术已获成熟应用,但仍有很多更具前景的领域尚待突破。翻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不同领域规划目标前,有着“积极推进”“逐步探索”“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等不同“力度”的词汇。这也说明氢能相较其他新能源更需要系统性布局,也体现了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微妙”。
新质生产力,“氢动吉林”何方?
一问:通向“新质生产力”,“氢动吉林”路径知多少
一看——
正在建设的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
——这是典型的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遵循“以绿氢消纳绿电,以绿氨、绿醇、绿色航煤等氢基绿色能源产品承载绿氢”的产业逻辑,同时瞄准清洁能源、碳交易、氢基化工市场。
2023年6月,一汽解放300辆氢燃料电池车发往北京、上海、山西三地,覆盖城市物流、城建渣土、短驳倒运等多个应用场景,订单数量和交付规模行业领先。
——这代表氢能在商用车领域的率先应用,以我省汽车工业支持氢能交通取得“先发优势”,剑指未来。
我省已落地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经国家能源局认定为首台套设备。
——这是制氢领域的领先装备,既满足我省制氢设备需求,也瞄准全国市场。
不难看出,“氢动吉林”“航煤绿动”“醇行天下”背后的理念正是“安全为本、绿色为基、创新为要、市场为先”。统筹布局多条路径、全链条发展,既能形成完整的制、储、输、运、研体系,也能确保强大的产业创新应用能力,全力抢占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
一答——
从《“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我省面向氢能产业出台众多政策,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步调做出了谋划。
“我省布局了多条氢能发展路径,涵盖了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等关键领域,更结合自身优势推进氢能装备制造、氢能交通等领域的产业链条和应用场景探索,构建多元氢能产业生态。”吉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高芸认为,影响各地选择未来产业方向的一个原则就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等情况,而氢能产业便是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未来产业之一。
高芸还表示,从氢能产业四大环节看,我省在“制”“用”两端同时布局、日趋成熟,有望形成闭环。“另外,我省主攻方向是绿氢,与‘双碳’目标和全球减排方向高度契合,有望在国家氢能产业布局中占据领先位置。”
“‘氢动吉林’布局多端发力,但并非齐头并进。以氢能促进能源转型升级是世界性课题,各相关领域有的趋于成熟,有的需经市场检验,有的尚待突破,但他们都有着广阔的前景。”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哲介绍,吉林发挥资源禀赋,结合汽车、化工等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和工业优势,在制氢、加氢、氢基化工、氢能装备、氢能交通等领域实施了重点示范项目,并正在推进其他前沿领域氢能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成果引入。
二问:打造技术创新优势,“氢动吉林”底气有几何
二看——
2023年11月15日,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正式揭牌。该院的使命是“强氢技术、育氢产业”,定位于氢能技术开发和产业链延伸。
这是我省发力氢能关键技术重要一刻。当此之时,全省相关“产学研用”体系都已行动起来,逐渐整合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关键领域。
2019年至2023年,我省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氢能领域技术开发,其中包括重大科技专项“新能源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基于质子交换膜(PEM)体系的氢能高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示范”、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热电耦合制氢材料和器件研发与系统示范应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宽温贮氢合金及动力镍氢电池生产及应用”等重点研发项目,加快升级氢基绿色能源技术迭代。
创新项目需要扶持,创新人才需要支持。为打造更强的氢能产业创新优势,2022年我省出台的《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中即已提出氢能人才支持内容,包括支持高端人才引育,鼓励省内大中专院校结合实际设置氢能学科(专业),与企业合作培养、设立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等方式培育氢能产业人才,统筹资金给予学校专项支持等。
二答——
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依赖于“产学研用”体系的能力。
王哲对吉林的氢能创新优势有着充足信心。他举例说,我省氢能研发的“梯队”,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研发与人才底蕴深厚;一批重点能源企业,具备高水平氢能大规模开发利用能力、良好的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基础;中国一汽集团、中车长客等重点企业,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方面已逐渐形成自主核心竞争力,在燃料电池方面已初步掌握发动机自主集成技术。
省能源局相关同志介绍,我省围绕氢能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和大规模生产安全技术研发,并提供相应支持。鼓励省内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主体建设氢能产业研发设计、中试集成、测试验证等产业支撑平台。鼓励龙头型、平台型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在省内组建氢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鼓励建设和培育氢能领域专业孵化机构,开展高水平创业辅导、早期投资、资源对接等专业化服务。
三问:开启氢能新未来,“氢动吉林”前路有多远
三看——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省氢能已离生活如此之“近”。
“一台氢燃料电池大巴车,不到15分钟就能加满氢,充满后可载客45人行驶600公里。”吉电股份氢能业务总监王宪民介绍,企业在长春市开通运营的氢能交通示范线路,将为制氢加氢一体站提供大量实证数据,为后续向全省推广“一体站”发展模式奠定基础。
至今,氢能交通已在白城、延边等地成功示范。
目光转向工业领域,我省氢能与化工正在深度融合,推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和高附加值转化。
“我们项目生产的合成氨,不仅能支持周边化工企业,也拥有更广阔的外部市场。”吉电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才延福告诉记者,企业未来将在大安产出全程无碳排放的“绿氨”。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标准趋于严格,“绿氨”相对利用化石能源生产的“蓝氨”“灰氨”更受欢迎,不仅会为我省带来清洁化工产业,也将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谋求效益。
作为新能源资源禀赋省份,吉林解决新能源资源利用的重要一环,就是发展氢能。
风光发电具有不可控性和时变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通过电解水制氢,拓展电能应用,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我省正紧锣密鼓建设“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彼此环环相扣,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我省《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布局初步成型,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500万千瓦。到2030年,全省氢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布局趋于完善,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35年,“一区、两轴、四基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氢能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东北亚地区绿氢全产业链创新应用基地,建成“中国北方氢谷”。
三答——
谈及未来,专家们的观点不谋而合:“氢动吉林”将带来具有吉林特色的发展新动能。
“氢能将让吉林拥有更加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实现成本的降低。”王哲认为,氢能不仅清洁可再生、来源自主可控、应用场景丰富,还兼具能源载体与工业原料的双重特性,这正符合吉林的化工、能源、工业等各个产业发展需求。
在众多氢能应用领域中,王哲重点关注氢动力。它具有清洁低碳、加注快速、续航里程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长距离或重载运输,在道路、轨道、海运和航运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记者了解到,中国一汽、中车长客都已在布局氢能动力相关技术研发,这无疑将为我省取得先发优势。
高芸同样认为氢能交通在我省前景广阔,“吉林具备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多种典型应用场景的突出优势,可为氢能产业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提供多样化的现实应用场景。此外,东北地区的低温气候正是氢燃料电池发挥特长的最佳应用场景。”
高芸同时还建议,我省可以鼓励探索氢能在冶金、储能、发电、分布式能源等新增领域的应用,聚集形成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形成更强大的全产业链条。
“氢动吉林”,未来已近。氢能将成为我省加速起势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