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要闻

用艺术开启山里娃的多彩童年

——记2023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标兵王晓野

本报记者 马贺

“老师,你看看我画的扫帚怎么样?”冬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吉林市龙潭区大屯村村小的教室,美术老师王晓野正逐个指导学生用画笔描绘讲桌上的美术教具。

这是一堂美术课,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课。白菜、鲜花、水果、老旧的收音机……身边的一切都是孩子们的“模特”,他们的美术作品挂满了教室。

绘画能给山里娃带来什么?支教9年的王晓野说:“希望通过绘画,让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走出山村,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今年51岁的王晓野是吉林市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教师。2015年,得知偏远乡村美术教师资源稀缺,很多乡村孩子没有上过美术课时,她便放弃了城里优越的工作环境,主动请缨,来到龙潭区金珠学校支教、大屯村小教学点走教,开启了每天60多里路的美术教学之旅。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买不起昂贵的画画工具,我就用最普通的工具帮助孩子们学绘画。一支中性笔、一个速写本,就是孩子们上课的工具。我们的教具就用山村里有的,像番茄、玉米、瓜子……有些东西画完了,就给孩子们分着吃了。”孩子们画得高兴、吃得开心,王晓野就这样把美术课融入生活中、融入孩子们的心里。

“绘画是有力量的,一笔一画间都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在王晓野的班上,有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总是无声地坐在那儿,表达情绪时最多是点头和摇头。王晓野发现了她,并尝试着走近她,轻轻地握着她的手去画画。渐渐地,她不再逃避,打开心扉开始了创作。她画的作品《莲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被北京的一位老师收藏。孩子的家长拉着王晓野的手说:“老师,谢谢您!您是我遇见的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更多山里娃的作品走出去,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乡村艺术教育,王晓野成立了“山里红”美术教师工作室,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并定期更新,目前已发布了100多期,粉丝达20万人。2018年5月,应吉林省教育厅邀请,王晓野带着4个农村孩子到北京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展示交流活动。她们从田间地头出发,一路画到了北京,上了报纸、电视。同年,王晓野通过网络平台为全国各地的乡村孩子上网络直播课程,“山里红”美术课程服务全国18个省、700多所学校、2000多个班级、30余万名乡村孩子,“山里红”美术成为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了让美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王晓野还将村里有手艺的村民请到课堂上,现场串糖葫芦、钩拖鞋、织毛衣等,把传统文化和手工艺融入美育教学中。

29载从教路、9年支教生涯,王晓野用画笔为山里的孩子描绘了别样的多彩童年。她说,未来她要把山里娃这些色彩斑斓的作品带到更大的舞台,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让美的追求在大山深处落地生根。王晓野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教师”等荣誉,2021年被评为“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近日被评为2023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标兵。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