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春,在船营区越北镇育林村,一座座建设标准的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排列有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银色的波光,大棚内绿油油的蔬菜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气息。
“柿子4月底就能上市了,要比正常上市时间早两个月。”在育林村蔬菜种植合作社2号大棚里,赵庆财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柿子一直以来都非常畅销,我们都管它叫‘草莓’西红柿,一年可以种春秋两茬。我们村地势高,蔬菜的受光时间长,种出来的柿子口感脆甜,几乎没有什么酸味。”
据了解,合作社于2012年成立,现有大棚300多栋,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合作社主要生产西红柿、生菜、豆角等蔬菜。
“绿色生态”是育林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种植初衷。在种植过程中,当地农民坚持采用农家肥和黄豆为底肥,保证了蔬菜的口感和品质。目前,合作社种植的蔬菜达到国家绿色蔬菜标准,已拥有育林牌绿色认证。蔬菜通过“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主要销往吉林市的各大商超。
育林村党支部书记于景山告诉记者,育林村有蔬菜大棚400余栋,村民入社率已达70%,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
据了解,船营区现有棚室4136栋,其中,温室1207栋。去年棚膜蔬菜生产栋数3150栋,产量10816吨,产值6460.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