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两会特刊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韩凤香“代表通道”上畅谈农业现代化——

推广新技术 努力多打粮

本报特派记者 赵梦卓

韩凤香就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特派记者 邹乃硕 摄

今天,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现场记者向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提问:“请问在种好黑土地、多打粮、带领农民致富方面有哪些体会?”韩凤香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作了生动回答。

“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大学毕业后,带着对黑土地的眷恋,我返乡创办了凤凰山农机农民合作社,最初只有5名社员。”韩凤香说,当时老乡们还习惯于靠天吃饭,不懂得科学种田,产量很低。

作为一名东北黑土地上的新农人,韩凤香致力于在黑土地上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我在合作社里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的‘梨树模式’,玉米苗又壮又齐。到了秋收测产时,比传统种植产量高出了三成。乡亲们纷纷跟着我奔丰收、求高产。如今,我们合作社集约经营土地约1.5万亩。”

过去,乡亲们习惯称呼韩凤香为“韩小丫”;如今,他们更愿意叫她“韩农技师”。她带领乡亲们探索玉米秸秆养牛、牛粪发酵还田的循环经济模式,连村里种了几十年地的种田“老把式”也经常向她取经。

田里的土壤越来越肥沃,饭碗才能端得越来越稳。“我们合作社以4500亩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为一个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全部实施‘梨树模式’,没有贷款难、卖粮难的顾虑,受了灾还有保险补偿。这让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做好‘梨树模式’的劲头更足了。”

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各种智能装备在黑土地上广泛应用,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包括农机作业服务、种植业、养殖业在内的多种经营型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周边9个村800多户农民,还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韩凤香表示,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如今,入社成员比初创时翻了20倍。2023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000多万斤。“我和乡亲们都牢牢记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地种好地、多打粮,在推动大家增收致富的同时,为国家粮食安全积极作贡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