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文化要先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移风易俗”。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能够为活跃乡村经济文化氛围、丰盈村民精神世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等提供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充分发挥广袤农村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激发农民群众文化创造潜力、创新活力,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是农耕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文化资源既包括历史遗址、文物古迹、民族村寨、田园景观等物质文化,也包括村规民约、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戏曲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充分挖掘这些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要素,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民众、淳化民风的现实作用,有助于促进乡土文化价值认同,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全面挖掘梳理传统文化遗产资源,在传承中保证其历史原真性和风貌完整性,努力建设有文化印记的和美乡村。从我省具体情况看,应注重家风家训家谱、村规民约、地方志等的挖掘修复工作,以系统全面、真实清晰的史料性文献传文承脉;更好推动绳编、满族剪纸、朝鲜族长鼓舞、黄龙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和戏剧发展,以建设非遗传承基地、乡村剧团等形式,在传承创新中提高本土文化生产力;发掘保护好传统村落,打造独具文化内涵的“吉林印记”。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以乡土文化润泽乡村百姓精神生活。将优秀乡土文化中反映道德诉求和价值观念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礼仪文化等内容“搬到”乡村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强化先进经验总结,发挥优秀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如通过挖掘乡村红色文化、村落历史文化,以“红色印记”等为主题主线,进行文化墙、文化展板及线上线下综合展示,持续讲好乡村发展故事,不断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着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地域文化产业是重要途径。乡村地区应依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形成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村域特点,包括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文艺演出、特色饮食、田园康养等类型的文化产品及服务,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更好凸显其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文化富民等多元功能,持续增强乡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以文化引领和产业带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独具特色的文化是驱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推手,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既要立足乡土资源,构建集旅游观光、生态体验、休闲民宿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综合体,又要充分利用传统民俗活动、表演艺术、民族服饰、地方饮食等文化元素,打造一批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辨识度高、标识性强、地域色彩鲜明的文化艺术品牌。立足全省地域特色,进一步打造以长白山、松花湖、珲春古城村等自然资源、历史遗址为中心的旅游线路,构建特色鲜明的民俗村和文化园,持续擦亮“二人转之乡”“马头琴之乡”“人参文化之乡”等一系列文化品牌。重视并积极发挥现代科技力量,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其品质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我省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升级。要善用数字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内容,如利用3D打印技术丰富刺绣、剪纸等传统手工艺的延伸产品、衍生文创类型和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有效供给。要借助全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文化IP,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蓄力增能。
积极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要努力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环境,着力培育一批乡村文化传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引导拥有社会声望的“新乡贤”、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年轻高学历的“农创客”、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乡村“文旅能人”等多层次、多类型文化人才扎根乡村、回报乡土,为乡村文化繁荣贡献智慧力量。加大村级文化人才培育力度,促进本土人才“回流”,在尽显乡情乡愁中把工作做实做细,依托本地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平台载体,通过开办学习培训班、开展文化文艺交流活动、组织外地采风等方式开阔乡村文化人才视野,提升其文化服务能力。大力推广近年来各地举办的乡村文化志愿者培训班、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等经验模式,鼓励更多乡村地区开展彰显地域特色的培训活动。将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政策、机制、资源向农村文化领域倾斜,创新完善乡村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引导各类文化人才在黑土地建功立业。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将更多新兴领域的文化人才纳入评审范畴,持续激发其服务乡村发展的热情和活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乡村文化人才储备工作,以充盈的人才“蓄水池”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