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夯实青年思想根基

代俊波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具有重要意义。《条例》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高校作为党培养优秀青年的“沃土”和主阵地,要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用好用足这部珍贵的教科书,更好发挥其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回望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奋斗路,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鼓舞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百年党史是广大青年成长成才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和动力源泉。广大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积极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鼓励引导学生持续从党史“富矿”中汲取养分,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更好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条例》提出,要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渠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运用好这一重要载体,通过向学生讲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奋斗历程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引导大学生学党史、知党史,让百年党史的宏阔历程、精神内涵深深植根青年一代内心深处。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深度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百年党史是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是党带领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奋勇前进的拼搏史,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着力将专业发展史与百年党史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从各领域、各行业发展过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持之以恒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其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报国志。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资源,创设多样化教育手段,更好展示党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精神文化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资源,实现因材施教。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在网上网下、课上课下借助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知识的兴趣和参与讨论活动的热情。

拓宽实践研学新路径。将青年学生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材,既要引导其读万卷书,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积累知识,又要行万里路,帮助其在实践大课堂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一是积极开发校内实践教学途径,用好校史馆、党员活动室、校园文化展等校园文化场所,鼓励青年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打造英雄老兵进校园、劳动模范进课堂、红色主题宣传等活动载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加强思想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长见识、增强学习自觉性。二是善用社会实践大课堂。应积极构建与校外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德育教育基地等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互动融合关系,尤其是与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场馆的合作互动,更好汇聚各类社会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为拓展育人空间、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能、实现立德树人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在实践育人中发挥好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各支部、班级、学生组织等,自主策划、筹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体验研学活动,尊重学生意愿,采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参与感更强、理解与感悟更深刻。四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好融入党史教育元素。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引导师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学生服务,令学生充分感受党的先进性和向心力、凝聚力,同时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植入”党史育人理念,以创设党史展览板、党史故事角等形式,让学生从中真切领悟党的初心使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