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思曈 孙艳娟 记者粘青)“要素表一目了然,调解书简洁易懂,互联网开庭也可以这么简单,法院的效率真高。”某银行的诉讼代理人在体验“要素式”审判后由衷感叹道。日前,在靖宇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理一起信用卡纠纷案件时,因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承办法官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决定以“要素式+互联网庭审”审理模式,为纠纷化解提档增速。
庭审前,法院工作人员指导银行填写最高人民法院实行的表格示范文本,让双方争议点一目了然。在庭审时,法官对当事人填写的诉讼要素进行核查对比,筛选出有争议的案件要素,对双方无争议的事实要素予以确认并记入庭审笔录。庭审有序进行,针对争议焦点高效沟通、过程紧凑,短短15分钟便以调解方式审理完毕。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当天便收到法院送达的简洁明了的表格式调解书。
“这起案件案情相对简单,如果按一般的庭审程序,双方轮番陈述,再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时间相对冗长。”张法官说。事实上,要素式审判把很多功夫做到庭前,在保证当事人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一项也不减损的情况下,大大缩短开庭时间,减轻当事人诉累,也能更好地分配司法资源、释放司法效能。
为了能打响要素式审判“第一枪”,按下快审快结“加速键”,靖宇县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详细分析各项案件指标,在立案、庭审、文书制作等环节予以规范,三个环节协同发力,打出公平与效率“组合拳”。
庭前填写要素表,提升审判预期性。纠纷进入法院后,立案庭工作人员引导各方当事人填写要素表,引导原告根据其诉讼请求在相应的要素栏目内进行填写。进行文本送达后,引导被告就原告提交的要素表内容进行确认,表明承认或者否认的意见,并简要注明事实与证据。既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也为法官厘清案件的无争议事实。
庭审明确争议焦点,增强庭审针对性。庭审中,承办法官核对双方当事人身份后,通过要素表归纳无争议事实和争议焦点,对双方无争议事实结合相关证据直接确认,对争议事实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和辩论。审判流程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的限制,整个庭审过程简单有序、快速明了,既简化了庭审程序,也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双方当事人及庭审时间。
精简裁判文书样式,提高裁判及时性。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进行要素归入,将审理的具体要素与法律规定一一对应,形成要素式裁判文书。“表格式文书”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案件的处理结果,要让当事人对文书中涉及的权利义务一目了然。在文书的制作周期上,通过上述前两个阶段,法官可以快速固定无争议事实,裁判文书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
要素式审判方式既不是简单的“一味求快”,也不是机械的“一判了之”,而是通过给司法责任做“加法”、给当事人诉累做“减法”、给办案效率做“乘法”,给审判负累做“除法”,坚持“简程序不减权利”,让庭审与文书“减肥瘦身”,让公正与效率“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