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区域传真·白城

6只东方白鹳在向海“重启”迁徙路

本报讯(魏波 记者刘莹)近日,在通榆向海自然保护区内,6只东方白鹳走出箱门,小心翼翼地观察周围环境,2只野生救助的东方白鹳迫不及待地向前奔跑,冲上云霄,而4只人工繁育的白鹳却有一丝“不舍”,拍打着翅膀与现场的工作人员“告别”后逐一起飞,振翅向天空飞去,投向蓝天的怀抱。

“2只野生东方白鹳之前因为伤病等各种原因,在迁徙路上按下了‘暂停键’,如今它们已去和迁徙部队重新会合。”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动保处处长王海军介绍,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鸟中国宝”之称。为了让这6只东方白鹳顺利回归自然,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成立了东方白鹳放归领导小组,严格制定放归方案,并从2023年8月开始一直进行野化训练,在放归前,对每一只东方白鹳一一进行了“体检”,确保他们安全地与迁徙部队会合,重启接续迁徙的步伐。经过近5个小时的运输,6只东方白鹳“专车”到达目的地——向海。

向海自然保护区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这里一直都是东方白鹳迁徙途中的打卡地,区内适宜东方白鹳栖息觅食的湖泊、沼泽面积达4万多公顷,富有东方白鹳喜食的鱼、蛙、软体动物等食物,为东方白鹳的迁徙与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已有140余只东方白鹳在这里驻足补给能量,22对东方白鹳在此筑巢繁殖。

放归前,工作人员还为这6只东方白鹳佩戴了定位跟踪器,以便对它们进行持续监测,随时掌握它们的迁徙位置、路线,收集迁徙数据,为后续跟踪观察、科学研究提供便利。

“后续会对这6只东方白鹳持续监测,尤其是4只人工繁育的东方白鹳,它们第一次接触大自然,如果有觅食的困难,工作人员将及时投喂,直到它们完全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林宝庆说。

近年来,为确保鸟类迁徙大通道和鸟类繁育地的绝对安全,通榆县多举措加强野生鸟类保护及救助工作,同时实施向海湿地恢复、湿地引水等项目,随着向海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选择在向海驻足安家,这也是通榆县生态环境质量晒出的“绿色成绩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