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区域传真·四平

点燃“新引擎” 澎湃“新动能”

——四平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亮点采撷

本报记者 崔维利 杨率鑫

发展中的四平。李坤 摄

依托“城市超脑”,四平市智慧城市的基本架构已形成。图为四平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资料图片)

目前,中国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吸引29家知名企业入驻。袁松年 摄

“数字四平”态势感知平台的前端,由智能摄像头和物联网传感器组成。图为在铁塔上安装的高空摄像头。(资料图片)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社会结构,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加速器、倍增器。

四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以数字政府为先导,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点燃“新引擎”,澎湃“新动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创新平台建设

筑牢数字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数字基础设施正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和关键底座。

四平市政数局成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秉承“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实用”的建设理念,高起点谋划,大力度推进,在2020年建设完成了“城市超脑”云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台、智能中台、业务中台3大中台,以及“全市统一的GIS底图”,同时为后续应用预留接口,形成了四平市智慧城市的基本架构。

“城市超脑”一期主要建设了底座中台能力,接入了数字城管、平安综治、市长热线3个应用系统,在二期中,通过持续的系统对接、数据沉淀、算法算力优化,在原有“城市超脑”底座能力基础上,叠加运用5G、区块链、AI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数字四平”九大体系建设,包括:安全稳定的基础设施体系、更加智能的城市大脑体系、共享开放的数据资源体系、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体系、精细敏捷的城市治理体系、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体系、便捷惠普的民生服务体系、创新聚集的产业经济体系、智慧乡村赋能乡村振兴体系。

高速运转的服务器、昼夜不停的数据中心、迅捷通畅的网络传输……奔跑的字节和海量的数据,正汇聚成服务民生、服务治理的庞大力量。

依托“城市超脑”,四平建设了综治分平台、公安分平台、视频分平台、GIS公共服务平台和态势感知平台。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综治、公安、城管、应急、市长热线、消防共6个部门数据的接入、治理和输出,数据总量近1762万条。

综治分平台录入了77个乡(镇)街、868个村(社区)、8106个基础网格、179万人口、38万房屋的双实数据。GIS底图标绘产生的网格、房屋、网格员、城市部件等图层数据,已沉淀至GIS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台,可为当前业务系统和后续新增业务系统提供服务。

公安分平台扩容云存储能力由30天提升到60天,搭建了视频图像信息库管理平台,支持3万路视频运维系统,完成前端700个治安监控点建设,视频监控点在线率由80%提升至95%以上。在平安建设、预防打击犯罪、城市管理、应急处突、行业治理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视频共享平台接入视频监控点位6506个,其中一类点位5467个、二类点位715个、三类点位324个,在平安建设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整合的视频数据,通过算法引擎运行人脸检测和识别能力,人体检测、人头检测、口罩检测、人体追踪检测、人群密度检测等算法,为业务系统场景化开发提供原子能力,目前已经实现违章停车AI算法、店外经营AI算法和重点人员频繁出现等场景AI算法的定制化场景开发,支持200路并发运行。实现事前预警、事发监控、事中指挥、事后溯源的全程管控,做到防患于未然。

GIS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共开放的方式,提供了所有智慧应用所需要的GIS功能集和四平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并实现了四平市66平方公里0.5M分辨率倾斜摄影数据的采集和三维建模。与国家地理信息中心合作对接,初步实现包含公务员数据、信用数据、农业数据、景点数据、信用产品在GIS上面的图层标注。提供一整套的GIS服务能力,支持便捷调整地图图层显示、叠加、切换。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地图透明度、状态、视野、级别等配置,可以灵活增加自定义图标、点标记、信息窗体等覆盖物,另外还支持点击地图、点击覆盖物、地图移动、点击地图要素等事件类功能。

聚合数据要素

提升治理效能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平市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系统部署,整合各部门信息化职能,成立四平市大数据中心,市政数局集中力量开发建设“数字四平”态势感知平台,推动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023年6月,“数字四平”态势感知平台投入使用,获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要求将平台纳入数字吉林、数字政府建设体系,因城施策,全省学习推广。同时写入2023年度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

“数字四平”态势感知平台,是通过信息化设备对事物发展态势进行认知的数字行政治理系统。平台经过多次升级和优化,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创新构建“N+1+N”数据采集管理应用体系,即:N类数据源汇聚,1套标准平台管理,N个行业部门共用,建立行业应用与数据要素的“多×多”关系,合力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有力有效地支撑了科学决策和业务发展。平台3个子系统核心代码已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截至今年5月15日,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4851人(各层级“四长”3828人实现全部注册),归集各类基础数据86大类、8408项,共发现各类事件、隐患线索71058条,日均系统应用36864次、调用前端摄像头6255次,真正做到“人在屋中坐,态势全掌握”。

平台建立起稳健、审慎和柔性的数据治理体系,是开展数字时代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生动实践,具有“提效能、控风险、降成本”的3大突出优势。

提效能。依托摄像头、传感器等“神经触角”,提升日常管理效能,解决人工巡视巡查因天气等因素受限问题;依托数据互联的“神经网络”,提升数据统计效能,实现各层级数据的高效整合,解决数据统计不精准、不及时和统计管理欠清晰的问题;依托系统融合和接入设备的“神经终端”,实现日常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同平台,提升治理效率,解决系统重复建设及各领域信息孤岛的问题。

控风险。依托全天候值守的智能感知设备和AI智能算法,实现设备自动巡视及线索智能判断、秒推新通道,解决事件发现晚、预警慢的问题;依托多级指挥平台的一体化感知、决策、指挥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事件点位路线规划和可利用资源自动呈现,解决事件处置响应晚、行动慢的问题;依托实时现场影像、蔓延范围AI计算和智能语音系统,实现现场态势实时回传、实时共享、实时分析,解决事件协同联动晚、指挥慢的问题。

降成本。依托高覆盖率的视频云台以及重点工程、重点区域在GIS地图的专属预设点位,实现预设检查目标、自动对焦点位和多屏实时呈现的监督管理模式,大幅减少人力成本;依托平台实时影像传输和云台自由操控能力,实现“屏上调度、屏上监管、屏上核验”,有效节省人、车、餐、宿等财政支出;依托高效数据通道和现场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的便捷优势,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平台投入使用后,四平市林业、交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消防救援等部门,结合实际工作,积极推动线下业务向线上转型,使工作方式得以科学改善。依托摄像头等前端感知设备和高效的数据共享通道,充分发挥平台远程巡视、数据汇聚、视频联动等便捷高效优势,监管从定期巡视转为随时巡视、数据从单机汇总转为全网汇聚、指挥从无线对讲转为视频融合联动。目前,消防部门视讯指挥已全部使用该平台,2023年11月通过整合公安图侦、森警及发改项目中心,在视频巡视、电子围栏、项目跟踪等方面的业务需求,完成“数字项目”“数字公安”“数字森侦”3套子系统的拓展使用,使最初设计的8个行业延展至11个行业。

同时,平台让跨域共享实现创新突破。今年4月3日,“数字四平”态势感知平台采用跨标准应用、跨环境兼容、跨领域共享的模式,完成与市发改委项目中心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对接,并正式上线使用。此次对接,有效解决了不同政务平台数据不能共享、要素不能互用、应用不能联动的问题,实现了发改项目数据的实时共享互认、项目现场数据的实时传送互通,以及两套平台应用的实时切换互用,充分激活了数据要素潜能,深入探索了数据要素合规高效的流通途径,为四平市跨行业数字平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应用,提供了可复用度极高的成功案例。

打造特色园区

抢抓机遇布局

数字暖流不断涌动,四平市数字经济的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2023年,四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到40.38亿元,其中,互联网批发零售业20.6亿元,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16.13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3.65亿元。

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四平市积极抢抓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提前布局,抢占数字时代“新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设。

走进中国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化展厅、五大服务区、IDC模块化机房、共享会议室、共享洽谈区、创客咖啡、阅读中心、休闲区……让人耳目一新。

2023年,《四平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出台;当年5月,中国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谋划工作启动,7月开始动工,11月部分企业入驻。产业园设在金融街大厦,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58.1万元,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

园区确立打造数字经济发展“1136”格局,即:筹建1个数字经济产业承载核心功能区,打造1个区域总部聚集区,构建政策支撑、运营保障、人才保障3大产业支撑体系,拓展数字化运营、大数据加工、软件外包、数字农业、“元宇宙”“数智+”6个维度发展方向。

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29家知名企业入驻,包括京东物流、荣耀终端、中粮信科等,涉及智能设备制造、数字化平台研发与运营、大数据加工、软件外包等多个领域。入驻后,企业可享受运营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援助服务、财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同时,构建人才保障体系,园区企业与四平市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共建数字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为企业输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也促进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此外,为了给予企业全面支持,四平市制定了数字经济产业扶持政策,涵盖了企业入驻、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在企业入驻方面,提供代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多办事”;在财政方面,提供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税收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入驻后,园区通过举办论坛、座谈会、沙龙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环境,增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激发了创新活力,提升了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吉林省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庆达说。

吉林省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司,已成为我省数字经济、新基建、数字城市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掌握数字城市核心技术,拥有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多项自主产品,具备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服务能力。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30余项自有知识产权,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吉林省企业技术中心、吉林省科创100企业、CMMI3及双软企业、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吉林省大数据应用培训中心,是中粮信科、京东、软通动力、百度等企业的信誉合作商,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SA和SI的业务供应商,与国内20余家知名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多个省、市、区。

四平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已获得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提高数字产业整体竞争力。围绕“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园区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快了数字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据四平市政数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中国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计划投资500万元,对金融街大厦2号楼3楼进行装修,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技能评价中心、创客孵化区。之后,园区将充分发挥汇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化领域集群应用,让数字经济成为四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