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区域传真·白城

八年坚持不懈促振兴

——白城市开展“三帮扶一推动”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张磊 尹雪

5月以来,白城市坚持“两手抓、两重点”不动摇,结合“作风建设再提升年”,组织市县乡三级包保领导、包保部门机关干部,入村开展“三帮扶一推动”活动。白城市已经连续8年开展此项活动,今年全市将以“务实担当负责任”的过硬作风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帮助谋划产业就业增收举措

聚焦全省促进农民收入两位数增长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各项增收政策、攻坚任务落地落细、落出成效。

谋划发展产业项目。结合包保村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帮助包保村研究谋划具体路径办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棚膜经济、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提升帮扶车间创建规模,拓展“双带七增”模式,从规范经营、对接政策、帮助销售等方面着手,补齐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持续推动产业项目带户增收。

发展壮大庭院经济。坚持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方向,帮助研究和推进庭院经济向庭院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种养叠加模式,探索庭院经济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转变。依托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种植合作社及农村经纪人发展订单农业,今年尤其要落实好庭院辣椒种植,抓好品种选择、技术服务、市场销路等关键环节,推动庭院经济进一步提档升级。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把农民稳岗就业作为提高收入的主要抓手,组织人员逐户排查就业意愿,列出就业意愿清单。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通过农村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吸纳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合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为半劳力、弱劳力的脱贫人口提供兜底性就业保障,实现岗位和人员精准匹配。加快推动农民职业技能执证就业,努力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帮助开展村屯环境整治

聚焦和美乡村建设任务落实,扎实开展包保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搞好农村绿化美化。突出村庄“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因地制宜植树造绿、点缀花草,按照高矮搭配、树花结合、点线成网要求,做到花、草、果、树相间互补,努力实现“春天见绿、夏天见花、秋天见果”。

整治提升村屯环境。以“五化”为突破口,围绕村部、广场、道路、学校、房前屋后等重点部位,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购置垃圾筒等环卫设施、帮助开展集中清扫清运,确保村屯清洁到位、垃圾清运到位、环境保持到位。包保村是省级“百村示范村”和省级“美丽村”的要对照相应创建标准,帮助研究落实措施,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开展庭院卫生清洁。组织和发动人员力量,集中开展庭院卫生清洁行动,尤其是对个别卫生欠账较大、清洁难度较大、缺少劳动力的脱贫户、监测户,组织包保干部帮助规范院内物品摆放、帮助搞好室内外卫生清洁,引导和带动全体农户形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帮助破解生产生活难题

聚焦因受粮价、地租和其他突发困难等因素影响,造成农村人口收入降低,组织人员开展入户摸排,对收入降低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研判,因户施策破解难题。

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难题。对包保村合作社、帮扶车间、农户自产等滞销的农副产品,尽最大努力帮助销售变现。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主动参与消费帮扶活动,积极采购和宣传推介本地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

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通过走村入户及时掌握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对低收入人群(2024年防返贫监测指导线8700元),要重点关注、重点施策,建立台账,研究落实稳定的增收措施,确保特殊人群收入稳定提升。积极运用部门优势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入村开展帮扶活动,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做法,以乡村德治建设引领农村向善向好。依托“小积分”激活“大德治”“日行一善”“爱心超市”“孝老餐厅”等载体,不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结合“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全面覆盖、规范运作、发挥作用,更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推动“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政策持续落实

开展全面排查梳理。对“三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找准短板弱项。在义务教育方面,排查各项资助政策是否做到“不错一人,不漏一人”。在基本医疗方面,排查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等是否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村级卫生室村医、药品、医保报销服务是否能够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在安全住房方面,排查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等是否都有安全住房。在安全饮水方面,排查集中供水井房及周围是否有污染源,是否存在冻堵漏问题,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扎实推动整改落实。对排查发现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问题,包保部门能解决的要立即帮助协调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把问题清单提交给当地党委政府和同级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并拿出具体意见建议,以跟踪督导推动问题解决。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