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赓续文脉 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本报评论员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工作方针,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不断强化文物工作的实证史证作用和宣传教育功能。截至目前,吉林省境内已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9204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处;可移动文物71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近2.5万件(套)。这些文物遗存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彰显了吉林区域文明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和最好的清醒剂。丰富厚重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学”“思”“悟”中感受传承它的独特魅力,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引自我成长。同时,也要与时俱进、融会贯通,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持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助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全方位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全面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对重要文化遗产不能随意迁移、拆除,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原貌。要持续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水平和能力,切实把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好。

文脉悠远,弦歌不辍。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盛世修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身体力行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赓续文脉,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