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

本报记者 郑玉鑫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这是黄大年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的灵魂所在。

作为团队带头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认为,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其核心在于打造一支好的教师团队,重在团队精神的打造。

以科研支撑教学 以理论铸魂育人

2022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这一年,团队带头人孙正聿教授的著作获得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他也被评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2022年到现在,孙正聿教授已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承担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获得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5项国家图书奖、2项“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滴水穿石的知识储备和日复一日的思想感悟。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高超说:“在孙老师身边学习和工作这些年,发现孙老师很少有过休息日,基本每天上午8点他都会到自己的办公室,沉浸于读书、思考、写作。”孙正聿教授常说,学者是人格化的学术,学者的生活方式,就是“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身探索”,这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2020年,孙正聿教授荣获“杰出教学奖”,并将所获奖金100万元全部捐献设立吉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奖励基金;2022年,孙正聿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他的引领下,团队有11人次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

孙正聿教授是这支团队的“名片”,也是团队的典范。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团队坚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引领哲学观念变革,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资本论》哲学思想当代阐释”“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论创新”“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引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六部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和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建设的“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人格上相互尊重 在学问上相互欣赏

“在事业上相互成就,才能取得团队建设的成果。”孙正聿教授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建设时说出了这样的话语,他要求教师团队要“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

在这支团队里,总是以团队的主攻方向凝练学术选题,在一起研讨各位老师的研究成果,在相互追问、相互批评中推进学术研讨。“吉大马哲四大导师”孙正聿教授、孙利天教授、张盾教授、贺来教授,总是在博士生的开题报告会、预答辩会、论文答辩会等各种场合,鼓励青年教师向学生提出质疑性问题和建设性意见,再与青年教师讨论对问题的理解,引导青年教师在学术上更加成熟。孙正聿教授说,人家有人家的长处,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每当读到好书,看到好文章,他总是写下自己的心得体悟,发给团队老师传阅研讨。

正是在相互成就的氛围下,这支教师团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骨干,孙利天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贺来教授是吉林大学第一位文科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王庆丰、曲红梅、白刚、吴宏政、田冠浩、袁立国等先后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承担社科重大项目 培养哲学专业人才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总结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孙正聿教授说:“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以集中精力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出版发表了如《用理论照亮现实》《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等一系列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著作和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为中宣部、中纪委、统战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党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吉林省委等做专题讲座百余场,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授课。2015年1月,孙正聿教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团队出版了一系列理论普及读物,助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掌握“看家本领”》等获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4项、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1个。孙正聿教授、孙利天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曲红梅教授被评为“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坚守和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科研,为党和人民培养‘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的哲学专业人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