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三农

布海瓜菜,何以香飘四方

本报记者 毕玮琳

当下,布海香瓜已成熟,种植大户摘下香瓜放在桶里,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毕玮琳 摄

芒种时节,走进德惠市布海镇,大棚内阵阵瓜香扑鼻而来,一个个白中透绿、圆润饱满的香瓜掩映在绿叶中。

布海镇域内有饮马河和雾开河,全年无霜期114天,年平均降水量529.4毫米,平均气温25.27℃。受温带季风性气候以及雾开河区域小气候环境影响,适宜的温度条件和生长周期,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布海瓜菜”远近闻名,香飘四方。

政府引导奠定产业基础

布海镇香瓜种植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为满足周边地区百姓对蔬菜、水果的需求,同时增加收入,在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镇内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学习瓜菜种植技术,在自家庭院内种植瓜菜。技术逐渐成熟后,又开始大规模发展棚膜经济,自建温室和大棚,瓜菜种植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布海香瓜,何以香飘四方?

布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曹玉宝道出了“秘笈”:“技术上,在育苗过程中广泛采用嫁接技术,对‘八里香’和‘小白瓜’两个品种进行改良,将香瓜和哈密瓜的优良性状充分结合。”据介绍,布海香瓜的糖度高于其他地区种植出的香瓜糖度,口感香甜。目前“布海香瓜”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拥有稳定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香瓜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并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让瓜农腰包鼓了起来。

郭传义、刘国丰、李显丰等人是布海镇最早一批种植香瓜的农户,他们见证了布海香瓜种植30年历程的起起伏伏,也为布海香瓜提供了种植技术、开拓了道路。

国丰瓜菜专业合作社王丽坤告诉记者,现在正是香瓜的成熟期,她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得起来摘瓜。农场今年种植15栋大棚的香瓜,每栋产量3500余公斤,预计总收入40余万元。

“为了学习新技术、买到好品种,当时我们在镇政府的组织下,镇里干部陪着我们一次次找专家尝试进行技术创新,一趟趟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跑销路,攻克了一个个看似无法破解的难题,战胜了一个个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经过30年的学习攻关,我们这些最初的种植户基本上都成了‘土专家’‘棚秀才’。”王丽坤笑着说。自己富不算富,她还同时带动了6名村民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打造特色产业“黄金名片”

回顾“布海香瓜”走过的二三十年,从没资金、没经验、没技术、没销路等困难中一路走来,经过许多镇村干部、党员、群众的积极努力以及勤劳智慧的瓜农辛勤劳作,勇于创新,这里的香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金名片”。

之前,香瓜种植户基本为散户,存在“低小散”现象,种植技术、生产经营方式和观念比较落后。近些年,镇政府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产业。镇里一方面积极宣传上级政策,落实大棚建设补贴;另一方面打造布海香瓜品牌,扩大影响力。同时镇政府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入户指导,不断改良种植技术。目前,布海香瓜主要种植地从布海村、侯家村、陈家村3个行政村增加到7个行政村。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镇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了香瓜种植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采取‘五化’模式经营(即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打造两条瓜菜产业示范带(102国道、德九公路),持续做大做强瓜菜产业。”曹玉宝对记者说。在政府的支持下,布海镇的香瓜产业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通过举办香瓜文化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更是提高了布海香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3年,布海镇仅香瓜一项产值就达到5.4亿元,蔬菜产值达到8.3亿元。今年,布海镇瓜菜种植面积2200公顷,蔬菜大棚约1.02万栋,有500余户、5000余人长期从事与瓜菜有关行业。如今,布海镇荣获“吉林省香瓜之乡”称号,同时“布海香瓜”部分种植户也荣获了国家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证书。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在位于义和村的显峰家庭农场瓜棚里,李显峰拿着香瓜向客商介绍:“咱这瓜,清脆甘甜,口感特别好。”

李显峰栽种香瓜已有20多年,虽然仅种植4栋大棚香瓜,但采取分批次育苗、分批次定植、分批次成熟的模式,确保及时抢占市场空白期,提升效益。预计1栋大棚香瓜产量为0.5万公斤,4栋大棚,预计收入达20万元左右。李显峰边和记者聊天,手里的活计也没停下。“当时布海镇也是刚刚兴起种香瓜,我觉着这个肯定比种大田作物强,于是就种起了香瓜,没想到一种就是20多年。”

多年来,李显峰通过大力发展棚膜经济,不断扩大香瓜种植规模,提高香瓜品质,持续打响自家香瓜品牌。同时发展多元化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多种、一棚多收。

瓜农王迪在李显峰的帮助下,也从开始连剪蔓都不会的新瓜农,逐渐成长为“老”瓜农,种瓜也有10年了。今年她种植了6栋大棚香瓜,1栋大棚产量为2500公斤至4000公斤,预计收入17万余元。与记者交谈时,王迪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目前,在瓜菜产业的带动下,布海镇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基础、以瓜菜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模式。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当地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布海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到布海镇香瓜的未来,曹玉宝还告诉记者,去年布海镇投资5000余万元改建簋市二期项目,开始组建“布海镇瓜菜种植销售联合体”(包括建设支柱式交易棚房和保鲜冷冻库等),项目将在7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以“102国道”和德九公路两条国省干道为轴线,以瓜菜种植产业为中心,发挥“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瓜菜产业,带动就业500余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