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拓荒前行,他让党旗在菌物研究战线上高高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用心血汗水开创了菌物人才高等教育先河……他就是前不久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
“我是一名有着4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何能够不忘初心,一以贯之地为农民服务,做农民的朋友,为中国农业发展贡献毕生力量,是我一直在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光荣使命。”
心怀一颗食用菌强国梦的李玉,已经与蘑菇打了50多年的交道,一直致力于食药用菌科学与工程产业化研究,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为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和菌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玉与食用菌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后,李玉成为了吉林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与创新之路。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李玉和学生们深入全国各地开展菌物资源调查,系统开展菌类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等基础研究,先后获得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有400余种,占世界已知黏菌数量的2/3,发现并命名36个黏菌新种,开创了我国黏菌分类学研究的新领域。
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的李玉也遇到过令人尴尬的问题。他说:“曾经就有人问我,你们老研究这些菌有什么用?就不能研究点让老百姓挣钱的事儿吗?”作为一名科学家,听到这样的话,李玉心里五味杂陈,但这样的质疑也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更坚定了他“科技为民,奋斗有我”的决心。
于是,李玉变得更忙了。他不分昼夜搞科研、定期外出采标本、在出差的路上编撰学术著作,在国内首次倡导提出“南菇北移”“北耳南扩”“木腐食用菌草腐化栽培”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
先后奔赴河北阜平、陕西柞水、安徽金寨、云南会泽等40余个国家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30亿菌袋,带动贫困户稳固脱贫。
深入白山松水开展食用菌科技指导,打造汪清“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蛟河“中国黑木耳之乡”等全国食药用菌产业名片,在磐石建成我国单体最大的灵芝生产基地,在和龙建成被中国农技协授牌的“桑黄科技小院”,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名菌物科研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做强中国‘菌种芯片’,端牢中国‘菌粮饭碗’。”李玉用行动示范引领自己的团队,既要进得了实验室,也要下得了试验田,要把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人物奖”……在获得国家授予的诸多荣誉后,李玉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他更大的梦想是让中国发展为食用菌产业强国,让老百姓吃上更健康、更放心的好蘑菇。
李玉带领团队先后攻克草菇、金针菇、杏鲍菇、北虫草、银耳、海鲜菇、绣球菌和双孢菇的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食用菌创新成果300余项。他还带领团队进行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目前,我们研发出食用菌面条、木耳冰激凌、木耳益生菌饮料、面膜等,真正把木耳产业发展成一条能长久致富的产业链。”
加快培养菌物创新人才一直是让李玉牵肠挂肚的事情。他以战略性思维、国际化视野和超前发展的眼光,发展和完善菌物学学科体系,整体推进学科建设,建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菌物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此外,他还在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倡导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菌物学科“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全覆盖的专业人才培养链条。
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李玉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潜心教学研究,主持完成的“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他强化人才团队建设,坚持引培并举的学科团队建设理念,建成了一支国内外人才汇聚、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创新团队。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大部分学生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为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虽已耄耋之年,但李玉仍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时刻保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每年坚持为农大的师生员工讲党课、作报告,指导建立的吉林农大蘑菇爱好者协会、昆虫学社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育人阵地。李玉说,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唱响“科技强国,奋斗有我”的青春之声,在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