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动能澎湃启新程

——看新质生产力的吉林实践

本报记者 华泰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着吉林如何“作答”东北振兴的新答卷,也支撑着吉林牢记嘱托、率先突破的底气。

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白山松水间“新”意盎然,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激扬奏响。

吉林,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走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上。

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

作为共和国工业摇篮之一,连接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纽带,吉林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事关东北全面振兴,事关国家发展大局。

汽车川流不息,动车驰骋天下,卫星翱翔太空……吉林正以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引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中国一汽全方位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将技术创新投入、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力争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14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50%。

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产能规模成为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碳纤维性能不断提升,高精尖产品“上天下海”。预计2025年底,吉林碳纤维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国内首款市域C型动车组在上海亮相;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诞生;哥伦比亚麦德林DLS项目开工……从国内到国际轨道客车市场,中车长客不断取得重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先后诞生。

长光卫星完成“一箭41星”发射和组网任务,将“吉林一号”组网卫星数量大幅提升,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2023年,吉林省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1.4%、12.5%、47.8%;今年一季度,全省信息产业增加值实现42.4%,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76.3%,动车组产量增长57.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量增长16.2%。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未来3年,吉林计划围绕汽车、医药、装备、食品、石化、原材料等领域,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转数改”示范项目,力争建成1至2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突破,力求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乘数式跃升、指数级增长。这正是吉林一路向“新”、动能澎湃背后的强大推动力。

科技创新抢占“制高点”

牵好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方能保证吉林全面振兴赢得主动权,破除发展掣肘,一路向前。

作为全球首创颠覆性创新产品,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制造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因续航时间长、载重能力大、体积小巧、抗低温、抗强风的特性,在2023年火爆“出圈”。

吉林大学团队研发的亚纳米固态电解质新材料,薄如纸片,随意弯折电流仍能稳畅“涌动”,为破解固态锂电池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探针在生物样本上“游走”,选中不到1微米的单细胞目标,将其分离弹射至接收装置。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可视化单细胞分选仪,能为功能微生物及细胞筛选、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循环肿瘤细胞筛查提供最精密的样本。

在科技创新催生下,传统产业“老树开花”;新兴产业雨后春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机勃勃。

截至2023年底,吉林省累计注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278户,增幅排名全国第2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90户,创历史新高。

放眼全省,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对接产业链条,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促使自身发展韧性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仅在2023年,全省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6户,累计达892户,15户企业入选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累计达68户。2023年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9%和17.7%。

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5%和16.2%。

今日吉林,已进入科技创新的“活跃期”。《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吉林省创新能力排名提升6位,提升幅度位列全国第一。

因地制宜谋求“新突破”

一个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难免遇到制约因素。对吉林来说,本地转化能力偏弱、整体产业链长度不够,是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必须迎难而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正是解开吉林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问题的“金钥匙”。

“要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双轮驱动。”省科技厅厅长李岩说。

打破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两张皮”。吉林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独自绽放”到“实现共赢”。吉林围绕产业创新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协同,推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

“引育留用”让人才扎根充满干劲。我省出台“人才政策3.0版”,安家补贴发放、子女就学安置、配偶就业安置等措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达13.3万人,留吉率创历史新高。全省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累计超过4万人次享受到人才政策红利,“用项目吸引人,用事业留住人”的生态渐成。

发展新质生产力,吉林“内外兼修、本末兼顾”,努力实现创新研发再突破,产业链条再拓展,服务载体再筑牢,质量品牌再塑造,服务保障再细化。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吉林有机会在新赛道竞逐中冲在前列。”省工信厅厅长宋刚说。

有优势、有条件、有人才、有基础,吉林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有充足的底气,更有巨大的潜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下,吉林正加速催生着新质生产力涌流,以澎湃的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一路向“新”,奔腾前行。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