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抗日英烈魏拯民:

为救民于水火而斗争

本报记者 赵乃政

在北国江城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一座雄伟的英雄塑像矗立在正门前,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面容清瘦,神情坚毅。

这位看上去书生气十足的青年,就是抗日民族英雄魏拯民。

魏拯民,原名关有维,1909年出生于山西屯留,为实现“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理想,他毅然改名魏拯民。直到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补发革命烈士证书,山西老家的乡亲们才知道,抗日民族英雄魏拯民,就是当年从山西屯留县城走出去的关有维。

青年时代的魏拯民,怀揣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洪流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坚定的革命者。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受党组织委派,魏拯民于1932年4月奔赴东北,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等职。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经常扮成工人、商人到各处了解情况、布置工作、发展党员,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34年冬,中共满洲省委派他到东满工作。1935年2月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稳定了东满地区抗日斗争的局面。同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正式成立,他兼任政委。1936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魏拯民任政委、军党委书记。

1936年6月,他率部长途跋涉,冲破重重封锁,在金川县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杨靖宇率领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胜利会师,南满和东满的抗日游击区连成一片。两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东、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魏拯民任总政治部主任兼南满省委书记。

1938年5月,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在辑安(今集安)老岭召开了领导干部联席会议,鉴于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王德泰已牺牲,决定由魏拯民兼任第一路军副总司令、总政治部主任。

白山黑水的密林间,魏拯民与杨靖宇并肩战斗,指挥所部在辉南、抚松、濛江(今靖宇)、金川、桦甸等地打击敌军,多次挫败日伪军的大规模“讨伐”,曾成功指挥大沙河、寒葱岭等战斗。

1939年冬,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形势日趋严峻,抗联战士们在严寒中与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缺物资、缺装备、缺给养,抗联将士们只能以草根、树皮等充饥。魏拯民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和胃病。即便如此,他始终保持旺盛革命斗志,经常勉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座炼铁炉,是铁就越炼越坚硬,是渣滓就一定被抛弃。”

魏拯民不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稳重老练的政治工作者,他不顾疾病折磨,常常昼夜不停地起草文件、写报告,给战士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战士们见他日渐消瘦,都为他担忧,但他总和大家说:“病怕什么,不怕肉体病,就怕思想有病。”魏拯民坚定的信念感染了抗联战士,激发起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1940年2月,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壮烈殉国,魏拯民怀着“靖宇同志生前未竟之事业,要由我们来完成”的决心,抱病出征,承担起领导和指挥东、南满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和抗联第一军的全部重担,亲自率队与敌人战斗,先后取得袭击哈尔巴岭车站和黄泥河子伪警察队战斗的胜利。

既要浴血奋战,又要与病魔斗争,积劳成疾的魏拯民于1941年1月20日在桦甸县夹皮沟密营中病逝,年仅32岁。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历史永远铭记,80多年前,在白山松水间日寇橫行、生灵涂炭的空前民族危机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是以魏拯民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东北抗联将士拋头颅洒热血,高高地擎起了爱国救亡的旗帜,并为之奋斗到底,才换来了今天这片土地上的安居乐业与繁荣祥和。

今天,吉林大地,生机盎然。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承和弘扬魏拯民等优秀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和高尚品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