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0日讯(记者郭悦)身着明制婚服的“新人”,携手走过文庙博物馆的“泮桥”,一场明制汉服婚礼展演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今天,由吉林省民俗学会、吉林省文艺志愿服务中心、长春文庙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七夕汉服民俗文化展演暨线上婚恋婚俗主题体验活动在长春举行。
活动在舞蹈《采薇》中拉开帷幕,身着汉服的舞者伴着古典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尽显东方美学的韵味。汉、唐、宋、明等不同制式、不同色彩的历代汉服走秀,让观众游客近距离了解汉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沃盥、同牢、解缨结发……观众们在七夕观赏明制汉服婚礼展演,感受一拜一兴之间的中式浪漫。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乞巧游戏、拜织女等传统习俗的体验环节,进一步增进了广大群众对七夕传统习俗文化的了解。
活动还推出“天配良缘:近代婚恋婚俗主题线上展览”,观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线上浏览,展览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结婚证、婚纱照、婚嫁用品等关于婚俗婚恋的老物件。“希望通过展览让年轻人了解更多不同年代的婚恋婚俗文化,树立新时代青年正确的婚恋观。”东北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李魁为展览做简单介绍,同时带到现场一些展出实物,供观众参观。
“七夕节不只有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更有古老农耕文明节令转换、农时到来的深厚意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省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薛刚表示,通过这场独特的七夕节日文化体验,弘扬勤劳智慧、忠贞爱情、家庭美满、追求美好的价值理念,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与价值,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