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其中“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的要求,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背景下如何落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下一步将按照《决定》部署,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但劳动力总量依然庞大,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同时,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技能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情况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
“必须始终坚持就业优先,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王晓萍表示,要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厚植良好的就业生态。
《决定》强调,“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破题关键,是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
“我们将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强化供需对接。创新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培养使用的主体作用。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营造良好氛围。”王晓萍说。
针对重点群体就业,王晓萍表示,将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作为重中之重,拓宽就业空间,畅通成长路径,强化服务和就业观念引导。坚持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特别是要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等兜底安置。
按照《决定》提出,“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一系列改革举措也在部署推进、加快落实。
建设和用好全国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适应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畅通维权渠道……相关部门多管齐下优化服务,营造更为公平的就业环境。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至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8万人,同比增加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把促进就业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就业工作体系。
“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着力解决好外部环境变化、人口结构调整等给就业领域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塑造就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进一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系统谋划行动规划,切实解决就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莫荣说。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