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区域传真·长春

绿园区: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区”之路

绿园区锦江广场。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市施耐利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车间。

长春万华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绿园经济开发区汽车配套企业厂区。

皓月集团。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聚焦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发展大局,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长春市绿园区不断巩固扩大自身工业优势,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工业,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总量持续壮大,今年1月至7月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77.4亿元,同比增长7.6%。

绿园区作为工业之区,中车长客、皓月集团两大行业企业坐落区域内,毗邻长春一汽集团,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汽车配套产业为主导,以肉牛深加工产业为特色的工业体系。

一直以来,绿园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始终坚定“工业立区”战略导向,加快构建“两车”和肉牛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做强“龙头”、做大“配套”、做优“新链”,不断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老赛道上跑出“新速度”,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

做强“龙头”,打造强劲引擎

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

以工业立区,离不开理念、举措和与时俱进的变革。

扭住了“牵引龙头”,就抓住了“主线主流”。绿园区找准关键、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全区紧紧围绕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皓月集团两大“龙头”企业全力抓服务、给政策、优环境,将绘制的工业立区蓝图落于实际行动中。

向着既定目标,绿园区实施区委主要领导联点帮扶与“部门联络员”“驻企服务员”三级联动,大力实施轨道客车“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工程,根据长客轨道交通的主营业务,又助力长客机电总包、风电装备及磁悬浮研发等新业务板块拓展,1月至7月长客完成产值117.1亿元、增长10.3%。围绕皓月肉牛产业实施品牌升级、结构升级、规模升级“三项行动”,实现吉林省和长春市肉牛产业链的完整闭合发展,1月至7月皓月集团完成产值81.7亿元、增长7.1%。

紧扣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产业”,全力帮助企业加快配套回归,促进延链补链,持续提高全链条本地化配套率。力争到2025年末,本地配套贡献产值实现50%以上增长,突破5亿元;同时,绿园区还将继续抢抓全省肉牛产业“双千”工程、全市300万头肉牛工程契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以食品深加工、生物医药、大健康为主的产业集群,推动园区由生产加工地向销售集散地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中车长客积极布局数字化和新能源新赛道,拓展“产品+服务”业务,增加国内外市场订单,中车长客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皓月集团整合高端食品、生化制药、高端医疗器械、冷链物流等生产要素,抢占发展先机,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等孵化器。绿园区域内认定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148户。

塑造新优势,开辟新空间,绿园区工业经济航船在激流中奋楫、在跨越中致远。

做大“配套”,深挖发展潜力

如何让数据持续增长?如何让企业稳健成长?如何围绕“两车”、肉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固链?

“企业遇到发展难题时,包保领导会主动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及时拿出解决方案。”

“如果有需要,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他们就是企业与政府间的连心桥。”

来自企业的评价正是对绿园区全心全意做优服务的真实反馈。

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佳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来绿园“放心投资、舒心发展”。绿园紧盯企业需求,为能更好服务“两车”及肉牛产业发展,成立绿园经济开发区和皓月产业园区,统筹实施“两车”产业填平超越、皓月肉牛产业规模翻番行动。

今年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两横三纵”的主干路网基本形成,供暖、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中车长客建设的复兴公园和专用停车场完工投用,万龙中车银河城等生活小区陆续建成,皓月实验校正在加快建设,可提供学位2520个,持续满足企业职工生活需求。目前,两个开发区进驻企业已达到406户,规上工业年产值435.3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为84.69%。

同时,绿园区还通过“万人驻(助)万企”“企业服务专员”等载体,构建属地、部门、“服务专员”多合一包保服务模式,全力推动“企业上门反馈诉求”向“主动送服务到企业”转变。积极搭建营商环境大会、光伏对接会、政银企对接会等各类平台,点对点解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累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576个。

此外,绿园区结合三大主导产业全力延链补链,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回归发展,过去一年,借助“六个回归”契机,全区已有66户“两车”配套企业回归。今年兴嘉轨道科技等10户配套企业还将陆续回归投产。

绿园区工信局局长王强表示,今年全区继续做实助企服务。区级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每月至少开展1次对接服务活动,常态化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对于企业提出的各方面诉求,区级层面能解决的要限时一周办结答复,需要协调上级解决的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办结答复,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加强政策支持,抓好政策解读宣传,主动为企业把政策送上门,让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各属地结合辖区企业特点和区级方案,研究更有针对性的助企措施,确保政策落得下去、发展真见成效。抓好政策及奖励兑现,拿出真金白银表达服务企业、回馈企业的真心实意。提升行政效能,大力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确保让群众舒心、企业放心。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硬实力,让高质量发展后劲更足。

做优“新链”,构建产业高地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产值突破5亿元大关。”长春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丽看着生产线上不停歇的机械臂,信心满满地说。

位于绿园区的长春敏实是一家集汽车外饰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研发型企业。企业抢抓长春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于去年投资1亿元启动智能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智能数字化工厂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服务新能源汽车,目前安装了两条自动化生产线,主要配套奥迪PPE车身生产结构件。

今年以来,绿园区大力支持区内企业做技术研发、创新转型,推动新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工业发展集聚区。

开展培育行动。绿园区实施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技术性改造,长春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23户企业列入省“智改数转”项目库,长春吉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145户。

开展集聚行动。绿园区牢牢抓住培育新质生产力风口,全力服务扶持中研高分子、中鼎新能源等企业,激励支持全国唯一一家以聚醚醚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发展壮大,吸引延链企业、加速产业集聚,全力以赴打造聚醚醚酮产业园,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聚点和经济增长极,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可以说,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两者从来都是互促互进的关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始终是绿园区收获更强动能、迎来更多增长点的制胜之策。

为了不断拓宽招商渠道,绿园区在“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方式的基础上,主动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招商资源,开辟出更多的招商渠道、信息来源。把高校院所发展成为科创招商队伍,促进更多科创成果在绿园落地转化;通过银行投资贷款发现新的企业、新的项目,主动对接,招强引优。切实提升招商实效。形成联合会商机制,定期研究项目和招商情况,从在谈开始同步考虑签约后的落地保障措施,千方百计促成投资落位,真正形成工作闭环。今年,绿园区还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五个一”机制,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叩门招商,山东嘉泰高铁座椅制造检修、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轨道交通车辆热管理系统造修等优质项目已经陆续落位建设,年产值可达33亿元的清真熟食制品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另外,绿园区还依托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持续扩大孵化平台,全力引进“链主”企业,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政策护航,举措给力,服务精准,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长春市绿园区工业发展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