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预示这种“炎症”的存在?
1. 吃出来的“炎症”
①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一餐大鱼大肉就能让身体里炎性因子升高。如果一个人经常这样吃的话,TA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已经悄悄升高了;“西式饮食”和西式快餐通常有这些特点。
②精致碳水化合物/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一次摄入超过50克的糖或精致碳水化合物都能使身体进入炎症状态;而且让人体在下一餐的时候也更容易出现炎症因子升高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情况(“二餐效应”),过量饮酒等饮食行为也会让身体“发炎”。
2. 压力和应激
当生活中出现的事件或压力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时,我们的身体会启动“应急”应对机制,这会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我们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也会发生改变,包括进入以上所说的“低强度炎症”状态。疫情让一些人处于“应激”状态,而面对压力和应激,我们的身体会更喜欢高脂高糖饮食,形成恶性循环。有没有“发炎”,其实不一定需要心理医生评估和填心理评估量表,你自己也可以自己大致判断出来:看看自己最近是不是动不动就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也就是所谓的泪点变低了,或特别容易义愤填膺,也就是所谓容易生气了,或者容易焦虑、疲惫、失眠等,就知道了。
3.其他情况:熬夜、睡眠不足、超重和肥胖等等情况下,身体也会默默地以“发炎”等方式表达不满。研究表明,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以及癌症等慢性病等都可能是这种“炎症”长期“小火慢烤”的结果。
如何消灭“炎症”反应?
1.全谷物:全谷物,包括杂粮、粗粮或颗粒完整的谷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其他有活性的膳食成分,有助于抑制炎症因子。其中杂豆也包括在这里,一些杂豆还富含色氨酸,有助于合成5-羟色胺,缓解焦虑抑郁。一餐所食的全谷物,还能有效抑制下一餐中,高糖诱发的炎症因子水平。
2.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改善机体“炎症”)以及多种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足量和多样的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抗炎”;
3.蘑菇:菌菇类是我们常见的食物,种类繁多,味道鲜美,其中富含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是备受关注的“抗炎”食品;
4.大豆及其制品:大豆富含蛋白质、异黄酮和膳食纤维等。研究表明,大豆蛋白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5.其他食品及某些膳食补充剂:还有很多研究表明,绿茶、某些药食两用中药以及膳食补充剂,比如优质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纤维、n-3多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等,都有“抗炎”的作用。
按照膳食指南就能吃出一个很好的“抗炎”饮食:每天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建议搭配多种杂粮做成杂粮饭;多种新鲜蔬菜300-500克和多种水果200-350克,建议蔬菜水果尽量增加品类,水果不榨汁;做菜少油控糖;多吃菌菇;适量坚果;绿茶豆浆喝起来,再加上适量运动等。建议大家以膳食指南为基础,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条件,遵循上述原则开心吃饭,防止身体里的“小火”损害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