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深耕细作。
今年以来,长春市南关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植“创新驱动”之种,开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之花,各项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政策磁力尽显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攻克技术壁垒,不断推出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永立时代潮头。”吉林大观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朋说。企业研发的菌根真菌接种剂,活性高、接种能力强。该菌剂可促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强植物的抗病抗逆性、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并改良土壤。主要应用于吉林省西部盐碱草地治理工程、玉米农田化肥减量示范田建设以及吉林省向海保护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建设项目中。
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虽有千条万条,但创新驱动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南关区的决策者们深深明白这一点。
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走深走实。南关区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推动创新资源高效统筹、工作力量一体布局,形成科技创新全区“一盘棋”。
围绕科创产业,南关区落实“链长+专班+协会”及“双科”联动工作机制,围绕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等环节,修改完善相关科技政策,激发科技企业、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南关区针对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人才引进激励等方面抛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已兑现区级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等科技奖补资金669万元,进一步破解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时的资金制约,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助力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创新。
随着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完善,政策“磁力”效应凸显。一大批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在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建设创新平台
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如果说,科技创新工作是一棵茁壮向上的大树,那么创新平台的建设,就是这棵大树所立足的坚实土地。
研发并转化了低黄曲霉毒素朝鲜族传统黄豆酱工艺,研发并转化了最新的方便米饭产品……坐落在南关区的吉林省绿色食品工程研究院,在完成多项国家、省级重点项目谋划与开发的同时,省绿院积极联手食品工业生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深度合作,完成了多项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不仅体现在数据上,一项项荣誉,浸润着科技战线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
搭平台促合作便企。南关区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深化与中科院长春分院科技合作,积极与吉林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省内高校进行对接,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健全“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工作制度,利用“长春科创一网通”和长春科技大市场,征集企业需求50余条,收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00余个,多举措促进成果本地转化。
全方面多维度助企。南关区联合长春科技大市场在东北电力设计院等5家企业设立服务工作站,派驻专人驻点开展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登记备案服务,为企业提供业务支持,助力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联合中科院长春分院举办创新创业讲堂、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开展科技成果路演3项,参与企业160余家、200余人次。
全链条多梯度育企。南关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完善科创企业培育库,全力推进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支持有能力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揭榜挂帅”,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组织开展吉林省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60户企业参加政策培训会,79户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全区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20家。
一项项举措、一笔笔资金,南关区科技创新之花灿烂绽放。
成果量质齐升
科创资源不断聚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科技创新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又涉及到社会运转方方面面的重要命题,为了交出满意的答卷,南关区从多方面锐意进取,积极求索。
发力打通“需求端”。南关区发挥科教资源丰富优势,从企业需求端凝练合作共识,建立“院(校)科技供给——地方技术需求”精准对接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络,深入企业调研关键核心技术,常态化动态更新企业创新技术需求,全力从“供给端”提升源头供给能力,从“需求端”提升引领承接能力,从“服务端”提升转移转化能力,从“保障端”提升政策支持能力,推进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合作,促进科研成果、技术、资金、人才等优质创新要素的集聚,提高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效率。
着力畅通“服务网”。南关区联合中科院长春分院共同举办“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做优创新生态 智引科创未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系列特色大讲堂、科技创新政策宣讲等科普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500余份,宣传品3000余件。组织开展服务企业季、“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等活动,强化服务企业能力,以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全力联通“甲乙方”。南关区强化政策引导、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引才渠道、做优人才服务,形成崇尚科技创新、尊重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持续开展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持续开展好“产业教授”“科创专员”“科研助理”推荐遴选活动,更好地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全方位激活“人才引擎”的澎湃动力,全区现有市级“产业教授”1人,省级“科创专员”22人,累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105个。
如今,在科技创新的沃土上,南关区蓬勃向上。
长春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先后完成6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省级科技项目立项1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40余项,发布地方标准10项。于2016年挂牌新三板并进入创新层,2023年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荣誉称号。
幸福科创产业园现已完成整栋楼的水电改造、地热铺设、硬隔离等基础工作,正在进行中央空调初装等工作。目前已通过招投标程序,选聘杭州友驿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园区运营,现有医药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7个优质项目通过前期专家论证,拟入驻产业园区。
6家省级以上孵化平台,正按照更高层次的孵化平台标准进行规范建设、提升孵化服务能力,推动升级改造。协助弘继安防信息产业园、玖壹咖啡等新孵化载体加快建设,弘继安防信息产业园从去年10月份建园以来已入驻企业57家,预计年底产值可突破1.5亿元。
药物研发评价研究中心(GLP)项目,将落位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起步区,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药品实验、教学培训、企业孵化等教研创产一体的综合生物医药中心。
回看成绩,南关区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斐然;展望未来,南关区头脑冷静,思路清晰。
紧接着,南关区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围绕年初谋定的“12141”思路扎实推进,“围绕1个中心”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打造2个平台”,南关区幸福科创产业园——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平台、长春科技大市场南关分市场——科创服务平台;“探索1个机制”,基金引投工作机制;“完善4项举措”,培育经营主体、联动创新资源、促进院(校)地合作,做优创新生态;“实现1个目标”,到2025年科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前瞻设计中把握走向,在运筹推进中彰显担当。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南关区正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