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推动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族人民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包容,努力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觉自发的团结意识。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包含着共同的情感与期许,发挥着巨大的信念力量,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民族身份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内生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强化身份认同为前提和基础。要发挥教育功能,提升各民族人民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强化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推动各民族间文化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传递和倡导“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引导和鼓励各民族相互理解和认同,并持续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提高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推动各民族间平等交流、相互包容,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和关键。要正确认识、积极加强各民族间沟通交流,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共识与认同。积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努力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完善宣传教育机制,着力提升各族人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历史观。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各民族在共同奋斗中的光辉历程和重要贡献,推动各族人民增进了解、相互尊重,形成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要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念共识,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续和发展。着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坚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着眼于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进行文化创新,并将其充分融入人民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中,使之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核心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各族人民肩负着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必须更好地引领其更加广泛、更深层地参与到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要持续提高各族人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政议政,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制定、参与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