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30日讯(记者赵乃政 粘青 赵梦卓)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去,70岁的高福有早早备好祭品,踏上通往集安市青石镇烈士陵园的路。这条上山的路,他每天都走,此刻的心情却有所不同,“今天是烈士纪念日,一定照看好每座烈士墓,告慰英灵。”
高福有拿起扫帚轻轻扫去墓碑前的落叶,用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每块墓碑……原本安静的画面,瞬间流动起来,也打开了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高福有出生在集安市大路镇古马岭村。1968年清明节,病重的爷爷带着高福有来到自家后山上的烈士墓前,叮嘱他:“一定要照顾好这5座墓,长大后参军,为烈士寻亲。”
不更事的高福有记住了爷爷的话。给烈士墓填土、清除杂草,逢年过节祭扫……守护烈士墓,成为这个少年的“分内事”。
1976年,高福有光荣入伍。他多方联系有关部门,寻找烈士亲属。但由于年代久远、信息闭塞,一直没有找到。每次回家,他都会去看看烈士墓。1982年,高福有退伍回乡后,更是经常去祭扫。
2013年,5座烈士墓被迁到集安市青石镇烈士陵园。从古马岭村坐车到集安市,再换车到青石镇,高福有的祭扫路变成了一百多公里。“早上6点出发中午到,下午填土、除草、祭奠,晚上住一宿,第二天再回家。”这样的长途跋涉,成为高福有生活中的重要日程。他也从守护5座烈士墓,变成守护53座烈士墓。陵园建设初期,为了看护好烈士们的安息之地,他从山脚下背着砖和水泥上山,一块一块砌起围栏……
从青春韶华到雪染双鬓,高福有这一守,就是大半生。
“守护”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寻亲”。2017年,高福有带上打工挣的钱,只身一人前往山东、湖南、四川……13天时间奔波几千公里。由于当年留下的信息太少,没能如愿找到烈士亲人,但他没有放弃,回家后再打工、再攒钱、再出发……
寻亲路上,高福有坚持到各地烈士陵园管理部门、慈善总会等机构登记备案,希望帮助寻找,并累计捐款2万余元。“他们年纪轻轻,牺牲在我的家乡,我想为烈士的家乡做点什么……”高福有哽咽了。
2022年,高福有成为一名义务守陵人。在有关部门帮助下,搬到陵园附近的青石村居住。每天都能守护烈士们,高福有很欣慰也有遗憾:“我没帮烈士找到亲人,希望我的孩子们继续找下去。”
一抔热土一抔魂。秋日的阳光洒满陵园,高福有栽种的小菊花,正迎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