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对看似矛盾的关系,需要辩证法的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两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
吉林省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草原、湿地总面积956.7万公顷。近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在全省各地生根发芽,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
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空气怡人……在吉林各地采访,愈加清亮的生态环境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既是大自然的厚爱,更是人们不懈努力的结果。
一路听到的,都是绿色发展的故事。一片森林,一块湿地,一间乡宿……散落于青山和乡野的生态资源逐渐有了“身价”,山、水、林、田、湖、草,都在印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发展逻辑。
多年来,吉林的“两山”理念的实践之路愈加明晰。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成果,可以从吉林大地满眼的绿意中看到,可以从慕名而至的游客中感受到,也可以从村民自信的笑容中体会到。
“两山”理念的吉林实践已经深入美丽乡野的建设中、烙印在城市发展的轨迹里,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相信,吉林的明天会更加美丽。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陈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