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态文明要效益,让绿色赋能未来。
近年来,我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建设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张旗威说:“我省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手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吉林贡献力量。”
技术创新 改造提升领先优势产业
氢能产业的发展对推动能源结构更加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我国实施“双碳”战略任务的抓手。
3月21日,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成功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这标志着氢能在我国轨道交通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氢能市域列车采用氢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相结合的能源供应方式,替代原有接触网供电方案,具备环保、零碳的特征。
“与传统内燃动力市域车辆相比,氢能源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排放以水为主,一列氢能源列车全寿命周期可减排约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万辆汽车同时开行5000公里的排放量。”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研究部副部长王健介绍说。
“你相信吗?它们‘吃’下的是氢气,排出的却是纯净的水。”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绿动”)系统设计部电气室主任林木带记者登上了这辆看似普通却异常特殊的大巴。这些大巴用到的氢气是由长春绿动自主研发的首台套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成套装备制成的。
而与传统加油站不同的是,这些加氢站能够依靠头“顶”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建筑顶部的分布式光伏设备发电,再以特殊的处理技术制取氢气,在站内实现生产、存储、加注的一体化功能。
王健说,此次氢能源市域列车试验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将加速形成交通载运装备新质生产力,为落实“双碳”目标、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如今,每天早晚通勤高峰,氢能源市域列车穿梭在长春的交通主干道上,成为我省绿色交通转型的一抹亮丽风景。
模式创新 因地制宜巩固“绿色家底”
梨树县地处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几年,梨树县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一边推进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一边发展燃料化、饲料化等秸秆利用新业态,肥了黑土地。
2023年,梨树县以“梨树模式”秸秆还田为主体,探索实施更加节本增效的黑土地保护“4+2梨树模式”升级版,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模式、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种植模式、秸秆覆盖垄作种植模式和高留茬垄侧栽培种植模式(包含留茬少耕)+秸秆科学离田和粪肥堆沤还田。
“我省通过立法和大力总结推广‘梨树模式’,在黑土地保护上持续发力,让‘包袱’变‘财富’,有力促进生态环保和产业发展。”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说。
为了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我省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了全国第一个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设立了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院士工作站,确定了每年7月22日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连续举办“梨树黑土地论坛”一系列稳扎稳打的举措,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2007年到2024年,从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攻关探索到面向全国推广,如今,‘梨树模式’已成为防风固土、培肥地力、抗旱保墒、节本增效的综合代名词。”韩凤香说。
管理创新 统筹布局汇聚澎湃动能
为了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我省站在振兴发展大局纵深谋篇布局。
2024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美丽吉林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美丽吉林中长期建设进行了全面谋划、系统布局,全力描绘“白山松水、焕美吉林”的“吉美”画卷。
《纲要》锚定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目标,牢牢把握我省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特别是生态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坚实工作基础,努力在全国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纲要》中明确,分层次打造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和美丽细胞等,建设美丽吉林宜居家园。同时,聚焦各地区域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差异化、多样性,逐一明确九个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和梅河口市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的着力方向。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明辉介绍说,“《纲要》突出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以‘4+6’模式,对美丽吉林中长期建设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布局,扎实推进生态强省与美丽吉林建设有序衔接。”
“4”即全领域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高水平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高标准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全方位畅通“两山”双向转化渠道的先行示范区。“6”即低碳集约、动力强劲的转型发展样板,天蓝水碧、宁静宜居的美丽家园样板,沃野千里、永续利用的土壤保护样板,命脉相连、持续稳定的生态安全样板,粮香果鲜、冰兴雪旺的生态振兴样板,智慧高效、现代文明的环境治理样板。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广阔空间。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能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