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耳菊是菊科,其外形也与野菊花相似,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起初,我把它当作了蒲公英。随着多年的观察,发现它的种子上面没有白色的冠毛,而蒲公英的种子如一个白色球状的毛绒玩具。蒲公英的花朵凋谢时,猫耳菊还没有大面积地绽放,它们的花期无法同步,自然破解了诸多赏花者内心的迷惑。
只因猫耳菊的外形和蒲公英酷似,在有些地方唤猫耳菊为“假蒲公英”。
秋天到来了,猫耳菊开花了,便把它与早春植物划清了界限,花开似乎在告诉人们,它与秋风形影不离。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脚步也如期抵达长白山。这不是约会,而与之邂逅的那一刻,似乎感觉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相约。
山坡一片黄色的花海,花团锦簇,婀娜多姿,黄澄澄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摆,远远望去,感觉并不逊色金莲花。花瓣在花秆上层层叠叠排列,外侧还有丝状花瓣围绕,花影攒动中,蜂在飞,蝶在舞,每一朵花都如同一位穿着黄色华丽衣裙的女子,尽显优雅。
虽然这片黄略显单一,却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读它,感受到一种震撼。细长花瓣的前端,似乎被微风的剪刀剪出均匀的锯齿,如同刚出牙的孩子在微笑。一颗颗“小牙”与风儿默契,收获着一种温馨的惊喜。
此时,猫耳菊金黄色的花朵是秋日荒野中的小太阳,在秋风中摇曳起舞,招来蜂,引来蝶,蝴蝶似乎与之媲美,而蜜蜂又格外偏爱它的花朵,成片的花海成了蜜蜂采蜜的天堂。
秋风在耳旁吹着收获的歌谣,蜜蜂嗡嗡掠过眼前彰显快乐,水蓝色的天空中,白云变换着各种姿态与山坡的花儿一起舞蹈。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原本对秋之萧瑟的感伤,顿时散去,那一刻,让我明白,凋零是为了更好地重生。
我与一朵猫耳菊对视良久。上面看,背面瞧,瞅得十分专注;定格一片叶,仔细瞅,认真瞧,眼前勾勒轮廓。貌似蒲公英的猫耳菊就这样在我心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只是对于名字的由来尚有不解,便开始琢磨其因。虽然它有大黄菊、黄金菊、高粱菊等几个别称,无须多思,花朵归类为菊科,而且从别称中也能获悉花朵的颜色——黄色,尽管这样,对于猫耳菊,还是充满好奇。与之相遇的瞬间,似乎解析了一道难题,原来猫耳菊的名字与它的花朵无关,而是从叶片的形状得名,而叶片又谦逊地躲在低处。
我不再纠结猫耳菊的名字。想到它的名字在法语中是“猪的沙拉”之意,在日本名为“豚菜”,想想都觉得它有点可怜。
其实,猫耳菊的根茎叶皆可食用,将猫耳菊的花茎叶与其他蔬菜一起做成蔬菜沙拉,淡淡的香会停留在舌尖。
注视猫耳菊间,我摘下一片叶子送入口中咀嚼,味道清淡,比起蒲公英的叶子,猫耳菊叶子的味道几乎没有苦味。只可惜,春天时,我忽略了这份“野味”。
远处的山峰已经泛红了,长白山的林海层林尽染。此时,山中的野花大多凋谢了,唯有菊科的花朵承载着四季轮回的流转,还在努力地延续着美丽和温暖。而猫耳菊当仁不让成为金秋的主角,用黄澄澄的华美演绎岁月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