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评论

警惕“伪创新”带偏“实干风”

王 厅

据媒体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基层干部打着“没有亮点就是缺点”等旗号,一味造新词、换新说法,以形式主义之“新瓶”装“伪创新”之“旧酒”。这种做法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劳民伤财,败坏风气。

“伪创新”的泛滥,根源在于政绩观的扭曲与错位。在追求政绩的驱动下,一些干部忽视了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转而寻求捷径,通过炮制新词、翻新说法等表面文章来营造“创新”的假象。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非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剧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蔓延,让基层工作陷入虚假繁荣的泡沫中。这种心态下,调研成了走过场,亮点全靠编造,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被抛诸脑后,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和群众的失望。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伪创新”侵蚀着基层治理的肌体,其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更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助长了浮夸之风,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痛下决心,彻底清除这种形式主义“瘴气”,让求真务实成为基层工作的主旋律。

根除“伪创新”的土壤,关键是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正确的政绩观应当坚持人民至上,以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注重实际效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少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单纯以数字论英雄、以亮点论成败的片面做法,让真正埋头苦干、勇于担当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激励。

此外,还要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长期以来,部门间各自为政、信息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厘清各单位、各部门的权责边界,明确职能划分,推进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同时,要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将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权限赋予基层,让基层有职有权、有为有位。这样既能减轻上级机关的负担,又能激发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