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三农

校企合作培养新农人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开启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记事

本报记者 孙翠翠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师生在田间试验。

400公顷稻田,一望无垠。金灿灿从脚边铺向天边。

饱满的稻穗,俯下腰身,诉说着对丰收的笃定。

田埂上,农场主肖建波伸手捋了一把稻粒,试探着它们的成熟度。

这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与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开展校企合作的第8个年头。

8年来,丰收从未失约。

不仅仅是稻谷丰收,还有大米品质的稳定提升。

朝霞尽染中,肖建波将目光投向了远方。

“吉林省中部优质粳稻主产区高产示范田”的牌匾,高大而挺拔。

牌匾下,肤色黝黑的王帅教授,在一片稻穗的凝视下,越走越近。

王帅,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作物学科负责人。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群像火一般热烈的学生,同样肤色黝黑,却掩不住青春活力。

正是这群师生通过“进乡村、进田间、进农场”,让脚下这块400公顷的土地,成为年年亩产675公斤以上的“宝地”。

微风拂过,稻田里散发着淡香。

时光顺着香气回溯到8年前。

同样是这片土地,却是完全不同的样子。肥力退化、氮肥利用率低、水稻抗逆性弱、病虫草害严重……水稻在“生病”的土壤里,常常歉收,更谈不上高品质。

肖建波年年尝试改变,却收效甚微。直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市域内唯一一所应用型农业本科院校“驻扎”进来,开启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崭新模式。

“多年过量施氮、缺乏有机肥投入,农药过量使用,水田农机配套机具作业标准不统一且动力配套不合理……”作物学科师生团队经过实地调研后,找到了“病根”。

修复黑土,是个“慢活儿”。除了“对症下药”,还需要长年累月的耐心和坚持。

8年里,科技创新团队的师生们,进乡村——集成稻草还田、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达到土壤增碳培肥的效果;进田间——根据土壤理化特性,应用全营养肥料施用技术,减少化肥投入;进农场——集成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等生物防治措施,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降低农药使用量,确保粳稻在化肥、农药减量前提下达到提质、增效的生产效果。

8年的探索和努力,“九月丰”的水稻,正如那块高大而挺拔的牌匾里的关键词——优质、高产。

永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守宇说,九月丰家庭农场作为辖区内校企合作的成功典型案例,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建立了四套技术模式:优质食味粳稻规模化增碳培肥减药技术模式、稻田地力保育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粳稻绿色防控减药丰产技术模式、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模式。

据了解,这四套技术模式,目前累计在永吉、舒兰等地建设核心展示田2639亩,建设粳稻示范区75.77万亩,亩产均达675公斤以上,辐射面积达763.61万亩,技术应用累计839.65万亩,粮食增产33.11万吨,增加经济效益7.9亿元;单产较项目实施前3年平均提高5%以上,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15%,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5%,生产效率提升20%,节本增效8%以上,产后储存损失率降低4%—6%;培育新型农业主体15个,培训农技人员595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114人次。

除了“高产”,“九月丰”还实现了水稻的“优质”。

作物学科水稻栽培团队负责人赫兵,是一名留学日本主修优良食味水稻栽培方向的海归博士。他运用养分平衡理论,在农场突破了稻田地力保育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通过选用优质、高产的大穗水稻品种,以秋季秸秆水搅浆、翻耕还田、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为核心技术,集成水稻育壮秧、结合分蘖动态追施肥和全程机械化技术,突破了稻田地力保育秸秆还田关键技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同时,稻田土壤有机碳及腐殖酸含量也得到稳定提高;为实现轻简化,还探索了水稻旱直播中的两大关键技术:种子抗逆早发处理技术和水分、除草剂综合管理防杂草技术,在此基础上集成适应直播的品种选用、播种量、行株距配比和肥料管理等技术,形成了水稻旱直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模式。通过项目实施,最终实现我省中部粳稻增碳培肥、节本增效、绿色防控、丰产抗逆、提升食味品质等目标。

秋日阳光,温暖热烈。

师生们站在澎湃的稻浪里,和稻穗一起闪着金光。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