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区域传真·江城

唤醒沉睡资源 让存量再“生金”

——吉林市盘活“双停”企业行动扫描

本报记者 李婷 姜岸松 张添奥

俯瞰世纪广场。孙嘉良 摄

吉林市新跃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外景。

“企业知心人”与企业沟通盘活后相关事宜。

吉林市广聚医药物流园车间里的流水线。

吉汽龙山轻型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关东药业恢复生产后生产车间里的工人正忙着制造生产。

写在前面

时值深秋,气温骤降。在吉林市盘活企业——吉汽龙山轻型车有限公司内,仍是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

近年来,受市场产品结构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吉林市的部分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成为“双停”企业。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盘活“双停”企业工作,2023年已盘活“双停”企业153户,超额完成全年盘活目标,新增产值25亿元;今年前9个月,又盘活“双停”企业52户,新增产值30亿元。

目标明确,方向更明晰。2023年,吉林市启动“双停”企业盘活攻坚行动。他们提出市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统筹指挥、分管市级负责人靠前指挥、县区主体推动、市级部门积极配合工作格局,并将该工作纳入县区绩效考评。各地各部门将盘活“双停”企业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做到思想上真重视、调研上真用劲、方法上真清楚、领导上真坚强,稳保经济再上新台阶。

政策向“新”,改革更深入。发展中的难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盘活存量,正是一个“有中出新”的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吉林市聚焦债务、融资、招商、转型等制约企业盘活的最突出问题,分类推动、精准施策,创造性提出“六聚焦、六破解”工作路径,同时鼓励县区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拓展延伸,形成个性化举措,力争达到“盘活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

因地制宜,成效更显著。有中出“新”异想天开不行,必须用好因地制宜的方法论,立足资源禀赋,结合产业图谱,盘活利用存量资源。如今,漫步在盘活后的各大产业园区,大有耳目一新之感。抓住企业原有资源和商业基因,让曾经的空置楼宇变身漂亮厂房,让曾经断开的产业链逐渐完善连通;让曾经“荒”着的园区绿意盎然,华丽转身,让盘活转型的路子更加多元……


筑巢引“金凤” 升级看“新跃”

红白相间的崭新厂房、整洁有序的生产环境……如今,走进吉林市新跃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看不出曾经的破败景象。

吉林市新跃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纯眼科单体材料及助剂的企业,也是吉林化工园区利用闲置资产招商引资来的专精特新企业,本月底即将试生产。连日来,这家公司正进行生产前的各项准备,车间里的工人紧张忙碌着。

据企业负责人滕伟介绍:企业今年预计完成产值500万元,明年一期年产100吨高纯眼科单体材料项目全面达产,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启动二期建设。

这家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是上海蒂螺集团在吉林市成立的第二家全资子公司,产品可替代进口。“新跃新材料项目占地1.8万平方米,利用吉林市一家企业闲置多年的厂区来建设。”吉林化工园区经合局负责人孙洋介绍。项目落地前,上海蒂螺集团计划向上延伸产业链,生产可以替代进口的高端隐形眼镜材料项目,并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等多地考察了26个地块。

2023年初,吉林化工园区得知企业的投资意向,便积极邀请他们前来考察投资。蒂螺集团充分考量各地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投资条件,最终决定将年产320吨高纯眼科材料项目落户吉林化工园区。

“从前期手续办理到项目建设,再到验收,化工园区全程服务,特别是‘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工作开展后,‘企业知心人’孙洋多次上门服务。”滕伟说,车间生产有温度要求,原有供暖系统达不到标准,吉林化工园区就协调有关单位维修改造供热管线,新建泵站,彻底解决企业供热问题。

孙洋介绍,吉林化工园区坚持“项目为王”,将盘活“双停”企业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引入优质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和低效用地。园区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通过整体收购、技术合作、增资扩股、政府收储、开拓市场等措施分类盘活。自2023年吉林市盘活“双停”企业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吉林化工园区已成功盘活了14户企业。

海外拓市场 重启现生机

焊接机器人挥动机械臂精准地焊接,工人们在生产线紧张有序地操作,各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运转……10月16日,吉汽龙山轻型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现在企业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平均15分钟就下线一台整车。”吉林龙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默说。

眼前生机勃勃的企业,去年初处于半停产状态。吉汽龙山轻型车有限公司是一汽集团代工企业,主要生产解放T80、T90轻微型卡车,但产品进入市场后不久,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陷入销售萎缩的困境。

此时,吉汽龙山急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新车型,但因缺少资金和资源,企业管理者一筹莫展。吉林高新区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吉林市相关部门合力推动,促使吉汽龙山与一汽解放汽车公司打破原有代工模式,开展深度合作。2024年1月,双方正式签约微车、新能源车合作项目。1月14日,一汽解放新能源车首批300台E90在吉汽龙山正式下线。这款车型适用于市政环卫、工程及城市物流等领域,得到市场良好反馈。

同时,吉林高新区积极帮助吉汽龙山破解融资难,助力新品开发。随着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市场的拓展,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右舵车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海外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吉汽龙山将目光瞄准了这块市场。

经过不懈努力,吉汽龙山研发出右舵微型卡车,并根据目标市场情况进行了优化。新车投放泰国市场后受到消费者欢迎,吉汽龙山随即与泰国一家企业合伙成立了年产1万台整车的企业。目前,整车项目厂房建设完成,正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底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后,可为企业创造产值近10亿元。

回顾吉汽龙山提档加速的过程,企业负责人说,这与吉林高新区的帮扶助力密不可分,是他们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化解难题,助力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众企齐联手 盘活共受益

10月17日,在吉林市广聚医药物流园内,一批来自市区零售药店的订单发来,工人通过操控机器智能传输分拣药品,再打包后清晰标注发送地点后运输出库,当日就把药送达下单的连锁药店。

吉林市广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辉说:“这个医药物流园是广聚药业、东晨药业、新保康连锁三家企业联手收购共建项目建成的。公司实行仓储、运输统一管理,年节约仓储物流成本百万余元。”

吉林市广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东晨药业有限公司、吉林市新保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当地知名的药品经营企业。对药品经营企业来说,仓储物流成本的高低至关重要。为此,企业控股人一直寻求适合地块建设统一的仓储物流园。

位于吉林昌邑经济开发区的一家机电设备公司,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厂房建设烂尾。吉林昌邑经济开发区与3家药企控股人积极联络磋商,通过转产嫁接的方式盘活这一停建项目。因厂房位于主城区,交通便利,适合建设现代药品物流园。2022年,三家药企联手收购这个停建项目,并投入8000多万元建设了广聚医药物流园。

物流园建设过程中,吉林市昌邑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办理前期手续,解决供热管线迁改、规划验收等问题。了解到项目建设有融资需求,吉林昌邑经济开发区企业对接金融机构,先后协调贷款4100万元。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园区实现一年半内顺利竣工、验收、入驻,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末,广聚药业、东晨药业、新保康连锁正式入驻园区。

三家公司入驻后,新购置了智能化医药物流分拣系统及仓储管理系统,药品拣选、复核的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视觉拍照、自动化输送保证了药品分拣的准确性,增加了物流管理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目前,园区已实现了仓储、运输统一管理,经营成本大大降低,预计今年可创利税约1000万元。今年9月,新保康连锁成功入库限上商贸业企业。

破解大难题 发展入正轨

今年前9个月,位于吉林经开区的吉林中泽钼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99%,比去年全年销售收入还增加近10亿元。在吉林经开区的帮扶下,中泽钼业快速破解融资贷款、要素保障、原料采购等难题,加速释放产能,从半停产状态进入发展正轨。

据了解,吉林经开区创新实施龙头企业带活、资金融通激活、招商合作促活、定向服务助活、依法收储盘活、动态监测保活“六活”举措,高质量盘活这一“双停”企业。

中泽钼业的钼产品深加工项目,在2023年初竣工投产时因资金短缺,只启动了钼化工生产线,低负荷运行,钼冶金生产线难以启动,当年销售收入仅5亿多元。

吉林市“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工作启动后,市委编办和吉林经开区分别为中泽钼业配备了“企业知心人”和“企业联系人”,积极协调邀请吉林市金融办和金融机构到企业对接,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题。今年年初,钼冶金生产线投产运行,钼化工生产线产能大幅提升。

在生产过程中,当中泽钼业原料采购销售遇阻时,吉林经开区联系吉林石化、吉林化纤、大地化工等公司,实现原料本地采购、副产品本地销售;生产中出现晃电问题,经过“企业知心人”“企业联系人”协调解决,供电线路稳定性、安全性得到提升;吉林经开区还联系吉林市委组织部、市人才服务中心等部门,帮助企业引进一名化工专业研究生,增加研发力量。该公司综合部部长赵春伟说:“随着产能释放,中泽钼业遇到的问题也多起来。无论啥问题,‘企业知心人’‘企业联系人’,还有开发区各部门都及时帮助解决。”

据预计,今年,中泽钼业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8亿元,全面达产达效后年销售收入可实现30亿元。

“自全市盘活‘双停’企业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经开区已盘活企业20户,盘活土地面积150公顷,拉动工业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全年盘活企业可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吉林经开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许磊介绍。

引源头活水 解历史难题

10月21日,在位于蛟河市的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人正在使用自动化设备为药片打包装,在下一道工序,工人们在有序分拣装盒,紧张且忙碌。

关东药业是一家盘活后恢复生产的制药企业。该企业因经营不善,负债达1.7亿元,2021年申请破产重整。吉林省特研药业联合吉林省泓泰药业和江西仁齐药业3家企业共同收购关东药业,并为其偿还了4600万元债务。

企业负责人姜立新介绍,在盘活企业过程中,蛟河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目前,由蛟河经济开发区联合工信和发改部门申请的400万元专项资金已到位,这笔款项是针对企业开发新厂房的专项资金。同时,当地的消防、环保等部门还成立帮扶小组;蛟河市为企业引进人才铺平道路,提供了6套人才公寓,平均每间50平方米,外地来蛟河的科研人员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此前因为企业的发票被限制额度,对盘活后的新企业生产销售不利,经相关部门协调,一天就解决了发票限额问题。“十一”假期,蛟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还多次到企业走访,了解复工复产情况。

因为企业是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改造,加上投资方背后强大的专利支撑,可以利用蛟河当地的人参、鹿茸、灵芝、孢子粉等特产资源,将来,企业会在这些特产药品上进行深加工,企业看好中草药和特产深加工以及保健品的发展前景。预计到今年底,企业产值有望实现2600万元,利税200万元,并在年底前实现入统,申请专精特新企业。

“明年企业预计产值可达5000万元,未来,会有两个亿产值的市场潜力。”谈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姜立新满怀憧憬。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