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五彩绘秋田,遍地硕果醉丰年。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放眼乡间田野,金黄的稻浪随风摇曳,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农户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好一幅绚烂多彩的丰收图景。
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势较好,保持了稳中有进、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农业是我省的最大优势,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专项”中提出,要完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机制。
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今年,我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发展方向,将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狠抓落实,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逐季节、逐环节稳步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碱地上迎丰收,稻谷飘香“米粮川”。金秋时节,碧空如洗,走进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盐碱地改良区域水稻收割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台台收割机在田中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粒直接运送至水稻烘干塔进行烘干。
“今年,种植有机水稻3000多亩,绿色水稻7000多亩。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的改进,产量更高了,绿色和有机水稻的平均产量在每公顷14000斤左右。”公司经理王千士信心满满地说,10月末将全部收割完毕,明年计划再增加1000亩盐碱地种植面积。
端牢“中国饭碗”,夯实大国粮仓。截至10月21日,全省粮食作物已收6067.52万亩,占比65.22%。综合各方面测产情况,今年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在畜牧业方面,年初以来,我省坚持从三产切入,做优做强市场营销环节,激活二产屠宰加工业扩量提质,带动一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务实推动肉牛产业由单一养殖业向种养一体农牧双循环转变、由传统的分链经营向现代的全产业链并进转变、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牛”气冲天“犇”起来。前三季度,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全省畜牧业生产实现逆势上扬、稳中有进。主要畜禽出栏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养殖业产值居农林牧渔业之首,成为拉动一产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肉牛屠宰量实现倍增。
特色才能带来效益,品牌才能占领市场。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建立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包括健全人参市场诚信体系、规范化种植体系、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品牌营销体系,为我省人参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期待。
人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吉林的独有标志。作为全国人参产量第一大省,省委立足发挥“林海参乡”优势,以改革思路破题,从体制机制入手,系统谋划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组建工作专班、重点企业对接、科技攻关立项、标准体系完善、市场专项执法等一系列工作,举办了“中秋·长白山人参赏鉴会”、长白山人参展销会等一系列活动,全链条发展人参、全社会关注人参的氛围日益浓厚。
“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是全球最大、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人参专业市场,全国80%的人参在此交易。眼下,正值人参采收交易旺季,万良国家级长白山人参市场内,人参产品琳琅满目,众多参商选货询价,运货工人往来穿梭,热闹的场面每天持续到凌晨。
作为世界人参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抚松县坚持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全力开展规范人参市场秩序工作,让货真价实、优质优价成为常态,让“林海参乡”更具魅力,真正把抚松人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如今,抚松县每年有6万吨人参、600多款人参产品销售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4.5万人直接从事人参产业……
农林牧渔业的较好增势,带动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工作人员说,我省将持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增收短板和突出问题,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