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相文雅)近年来,珲春市坚持以党建聚合力、以产业添动力、以宜居增活力,创新性制定实施策略,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加快激活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新动能。
密江乡下洼子村位于密江河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托丰富生态资源与旅游资源,下洼子村积极打造“大麻哈鱼之乡,朝鲜族生态旅游度假区”品牌,发展冷水鱼养殖、生态研学游等项目。
近日,记者走进下洼子村冷水鱼养殖基地,人工饲养鱼池中一尾尾花羔红点鲑、马苏大麻哈等各类高档冷水鱼在自由的畅游。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冷水鱼养殖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村内形成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收入,村民们都鼓起了腰包。”
为带动边境村产业快速发展、边民增收致富,珲春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兴边富民的根本之策,立足资源、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沿链谋划、分类施策、因村置业思路,谋划实施覆盖全局的产业项目。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利用边境村宅基地等优势资源,先后实施延边黄牛集中养殖示范园、冷水鱼养殖等54个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打造防川民俗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新地标,加快推进总投资4.8亿元的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总投资3亿元的冷水鱼环球之旅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2024年,全市边境村累计接待游客168万人次;稳步发展边境贸易,依托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开放平台,发展跨境电商、互贸落地加工等优势业态,带动47个边境村、1505名边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边境村累计发展边民互贸合作社50个,申请备案边民1.04万余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珲春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加强市乡村三级联动,成立边境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兴边富民促进中心,层层压紧压实兴边富民政治责任;建强基层组织,实施农村“领头雁”队伍质量提升工程和“基层人才学历提升计划”,引进人才兴边岗等人员83人,全市党支部领办种植、养殖及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到43家,边境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02.78万元;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民企进边疆”“万企兴万村”活动,引导47个边境村全部与民营企业结对,7家民营企业完成投资3300万元。
同时,珲春市秉持优环境、强保障、促团结理念,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边境乡村。开展“百村示范”“千村美丽”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边境村通硬化路率、公交车通达率均达100%,饮用水全面达标,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广播电视、4G网络等实现全覆盖;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深入开展警地党组织“千里边关党旗红”联创联建等活动,推进边境村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实现“十户联防”一键报警全覆盖,持续筑牢边境安全稳定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