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以热血和生命捍卫使命

——记威震天德山战斗英雄杨宝山

本报记者 王超

在敦化市烈士陵园的展室内,有这样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虽然只有一张照片和简单的事迹介绍,但他英勇的战斗故事却广为流传。他就是威震天德山的英雄杨宝山。

1919年,杨宝山出生于敦化市大石头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长期过着流浪生活。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杨宝山参加了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英勇善战,多次立下战功,1948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10月,由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1951年3月,杨宝山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也加入了志愿军的行列。6月,杨宝山所在部队接受防守临津江东岸的任务。时任连长的杨宝山按照上级部署,于9月21日率五连坚守天德山阵地。

面对敌人不断的火力侦察,杨宝山抓紧布置兵力,配置武器,对干部做了明确分工。在阵地上,他反复看地形,观察敌情,研究作战方案,指导战士挖工事,号召大家坚守阵地,提出“不当英雄不下山”的战斗口号。在他的带领下,五连做好了抗击敌人的充分准备。

9月底,敌人发动进攻。杨宝山总是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进行指挥。10月1日,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敌人向天德山发起了总攻。当天,连队官兵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冲锋,毙伤敌人300多人。夜间,杨宝山在观察地形时,听到山下锹镐的撞击声,他断定是敌人在山下修筑工事,企图对我军进行偷袭,他立刻命令大家做好反击准备。次日拂晓,当敌人刚来到山下集结尚未发起冲锋时,杨宝山就率40多名战士,如猛虎下山扑向敌人,一举歼敌80余人,粉碎了敌人企图偷袭的阴谋。

战士们刚刚返回阵地,又从月牙山方向飞来了猛烈的炮弹。杨宝山立即派人去侦察,原来,月牙山已失守,这就给天德山的防守带来了极大困难。杨宝山与副连长商量,决定派一支小部队去袭击月牙山的敌人。他对所有连排干部进行了分工,并指定了连长的第一、第二代理人。

10月3日,战斗愈加激烈,敌人无数次轮番进攻,又无数次被打退。敌人在天德山阵地上倾泻了几万发炮弹,整个地表都已成了焦土。但是,杨宝山和战士们依然顽强地抗击着敌人。五连所有的人都上了前沿,通讯员、卫生员也冲上了阵地。这时,一股敌人从侧翼向天德山阵地爬来。耳机里传来了营长赵汝斌的命令:“一定要把敌人消灭掉!”他撕了文件和日记,把身边仅有的二十几个伤员组织起来,决定与敌人拼到底。

此时,弹药已经全部用完,只有少量的反坦克手雷。敌人已经冲上来,杨宝山左手抱起一块大石头,右手握着一颗手雷,从隐蔽处冲向敌人。“轰隆”一声巨响,年仅32岁的杨宝山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杨宝山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人使命,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了表彰这支英雄连队和领导这个连的英雄连长,经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批准,给五连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威震天德山英雄连”的光荣称号;给连长杨宝山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1952年10月5日,杨宝山所在部队又追授他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一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