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锥形楼体,古风古色的木质匾额,各式各样的模具展品,坐落于长春市南关区大马路690(40-1)号鼎丰真总部二楼的鼎丰真社区博物馆,于闹市之中宁静矗立。
“奶花蛋糕冒凉气儿。核桃酥,有酥味儿,圆圆月饼最带劲儿。打饱嗝儿,流口水儿,百年真情百年味儿。”耳熟能详的童谣是人们对鼎丰真最生动的赞誉。作为市民记忆中的甜蜜味道,长春鼎丰真创建于1911年,从寥寥数人的糕点作坊发展成为国家首批入选“中华老字号”的明星企业,相伴百年,鼎丰真在吉林人民心中已经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与百年鼎丰真一样历史悠久的还有这栋独特的锥形建筑,博物馆楼体始建于1937年,总面积2604平方米,2012年7月8日定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留住历史记忆,鼎丰真公司将建筑二层改造成了鼎丰真社区博物馆,并于2023年8月23日正式开馆,以独特的视角讲述百年城市记忆。
沿着旋转楼梯缓步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楼梯拐角处的鼎丰真百年店训,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真品、真味、真诚,信为先,品为本,一言九鼎,天下皆丰。寥寥数语便解释了百年老字号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根本所在。
走进二楼博物馆,一系列图片展板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鼎丰真的百年发展历程。从1911年,创始人王信瑞开办“鼎丰真”,并将其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糕点铺;到高锦浦继任以后,宁肯被抓进“思想矫正院”3个月,也拒不悬挂伪满洲国国旗;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期间,鼎丰真日夜不停地制作志愿军急需的食物,支援前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鼎丰真”这家百年老店实现的长足发展、辉煌成就……鼎丰真百年发展的历史轮廓以及代代相传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得以清晰勾勒。
博物馆内最珍贵的宝贝还数那些各式各样的旧时糕点制作工具。有进行原材料处理的上个世纪70年代卧式打蛋机、80年代多用切条机,有用于糕点塑形的金鸡报晓、八珍牡丹等木质月饼模型,铜制饼干模具、蛋糕模具,还有紫铜锅、斗、秤、传统果盒子、旧时传统果子包等各类传统糕点称量包装用具。不管是木质的模具,还是铜制的模型,甚至是打蛋机、切条机都是由鼎丰真匠人自己设计制作的,精巧的设计体现出了前人的非凡智慧。看着这些旧时的生产工具,几十年前的糕点制作景象仿佛出现在眼前,糕点的香气仿佛萦绕其间。
据鼎丰真社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每逢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这里还会开展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邀请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了解非遗技艺,体验传统糕点制作,小朋友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方、筛、沾、运、抖、收”的六字诀体验元宵制作。用印花模具压制各种带有吉祥寓意的花样月饼,在实际体验中感受传统中式糕点之美、中华传统文化之美。除此之外,鼎丰真社区博物馆还会邀请糖画、泥塑等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人来到这里现场展现非遗技艺,讲述非遗项目历史故事,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种子。
鼎丰真糕点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王放表示:“未来,鼎丰真还将在博物馆左侧200平方米的待建场地建设手工艺体验活动区,开展更多特色互动活动,讲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展示并传递具有百年历史的手工技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