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专刊

建行吉林省分行:

坚守金融为民初心 奋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王晗 本报记者 杨晓艳

分行开展培育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主题活动。

分行工作人员运用

建行吉林省分行信贷支持购买的新能源纯电公交车。

分行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写在前面: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明确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经济金融结构优化的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积极发展这五大金融领域,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明方位、知使命、扬优势。

身为金融行业的中坚力量,建行吉林省分行勇担国有大行使命,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定不移落实国家战略,积极弘扬“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实”为笔,在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拓宽度、升温度、见深度,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金融新动能。


深秋吉林,处处激荡着蓬勃向上的振兴力量,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作为扎根吉林大地的国有大行,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福祉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1+2+3+5+X”工作体系,以精准破题的决心和向“新”发力的勇气,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及数字金融的新模式,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新篇章贡献力量。

向“新”而立,以科技金融润泽企业成长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是融通科技与产业的关键枢纽。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制胜未来。

当下,吉林正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涌流,围绕吉林战略重心,建行吉林省分行纵横笔墨,不断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模式,在市场上镌刻下诸多“经验之笔”。

在吉林碳谷的碳纤维原丝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干劲十足,机械运转不停,一片繁忙景象。

这里生产的碳纤维原丝,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风电光伏、轨道交通等高端工业、民用领域。“公司二期年产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总投资10亿元,拟建成5条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生产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吉林碳谷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行及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帮助企业保持竞争先发优势。”

如今,吉林碳谷已先后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吉林省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管理提升标杆企业等荣誉,成为“吉林智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助推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分行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诠释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举措。”建行吉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发展迅速,亟需科技金融的润泽滋养。但科技型企业因“轻资产、重投入、高增长、强波动”特点,较难获得传统信贷支持。对此,在总行科技金融战略指引下,建行吉林省分行持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聚焦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切实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建总行建立了全周期陪伴、全链条覆盖、全集团协同、全维度支持、全生态赋能的科技金融“五全”服务体系,构建了数字化支持、差别化政策、专业化保障的科技金融“三化”支撑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如何将总行科技金融发展战略,转化为服务吉林省科技型企业的内生动力?建行吉林省分行给出了答案——

设立长春科技支行,专业专注打造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样板间;推广应用“技术流”科创评价体系,将企业的“软实力”打造成融资的“硬通货”,帮助科技型企业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结合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持续丰富产品谱系,运用“科技易贷”“科技转化贷款”“善新贷”等专属产品,提高科创企业融资可得性,发挥网络供应链金融优势,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科技、工信等政府部门密切联动,搭建共享和资源对接平台,提供全面专业金融服务;与投资机构、担保公司联合创新服务模式,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发展。

与此同时,分行连续三年开展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春雨”行动,加大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相关贷款余额已超150亿元。

“科技创新在吉林省振兴突破大局中始终处在关键位置,作为国有大行,我们将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建行吉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逐”绿前行,以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打开绿色吉林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的是碧波荡漾的秀丽河湖、是白色盐碱地华丽转身后的高标准农田、是一座座稳稳伫立在辽阔黑土地上的风力机组……一个个绿色项目,将吉林大地勾勒得和谐秀美、生机盎然。

在满目绿意的背后,有着建行吉林省分行坚实的金融支持。

“一方面,我们根据总行顶层体系设计,相继成立了绿色金融和‘双碳’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行各层级绿色金融工作稳妥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制发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和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规划方案,围绕如何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升对绿色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推动绿色发展转型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建行吉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规划方案的制发,使分行可以更加积极把握“双碳”绿色金融发展重要战略机遇,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提升对绿色经济的服务能力。

分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吉林绿色发展“春风”行动,以金融资源驱动冰天雪地和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支持能源绿色转型,持续做好“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等重点项目支持;聚焦绿色交通领域,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积极跟进充电、换电等配套设施项目;满足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碳的绿色化转型需求。目前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超297亿元,增速超11.89%。

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是吉林省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行吉林省分行在了解到项目核准批复后,迅速成立由省、市分行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项目调查、评估授信,主动对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建行为项目授信6.89亿元,资金来得太及时了,弥补了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想到项目建设之初建行对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该项目负责人仍感慨良多。

一笔绿色贷款,带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项目全部建成后,形成年产风力发电整机240套的生产能力,将为松原市、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风电产业提供有力的设备保障。”该项目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拓“普”增“惠”,以普惠金融更好惠企利民

万千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他们组成了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推进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创新企业增动力、为小微企业添活力、为“三农”发展引“活水”……近年来,建行吉林省分行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战略,稳步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不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让普惠金融“活水”润泽百业千企万户,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立足小微企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加快服务生态和产品谱系创新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立体式精准全息画像,建立主动授信模型,创新推出了“善新贷”“科技云贷”“人才贷”“入园贷”等信贷产品。同时,持续拓宽供应链服务场景,加大供应链“脱核链贷”产品创新推广,切实满足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借助互联网优势,分行持续拓展线上渠道服务,积极推广“惠懂你”App平台应用,为小微企业提供在线服务,实现“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和“一价式”服务收费。截至今年10月末,建行吉林省分行“惠懂你”APP累计注册用户超28万户,贷款投放2.4万户,金额超139亿元。

分行与吉林省市监厅合作,运用大数据思维创新打造了国内首家“智慧市监”样板间,将企业创办功能引入建行“惠懂你”专区,延展“惠懂你”App平台服务触角,提升了服务小微企业能力;与产业园区合作建设“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和“长春北湖科技园”创业者港湾,为创新创业小微客户群体提供“金融+孵化+产业+辅导”一站式综合服务。

在做优普惠服务新生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分行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等活动,深化与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类商会的合作,通过实地走访、政策宣介、银企对接会等方式多方位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长春博瑞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生产销售线束、三元催化转化器等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建行长春一汽支行在“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中,得知公司因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流动资金出现不足后,安排专人上门为公司提供融资服务。

“建行工作人员指导我们通过‘惠懂你’App进行线上申请,很快就帮我们办理了‘云税贷’,资金当天就到账了,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公司负责人侯总说道。

倾力保障小微企业需求,积极推进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落实。对满足条件的小微企业客户采用续贷、展期、再融资、期限调整等惠企政策,积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通过与长春市总工会联合开展“惠工贷”小贴息合作模式,为满足条件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贴息,进一步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分行为小微企业办理续贷金额超25.6亿元,惠及小微企业4700余户。

从“探路者”到“领跑者”,建行吉林省分行通过各项举措大幅度提高服务覆盖面,金融服务进一步向个体工商户、农户、新市民等经营主体下沉。今年以来,为3.7万余户小微企业客户提供普惠贷款支持超290亿元,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新增额连续两年位居同业首位,获评“2023年度吉林省最佳普惠金融银行”。

为老助老,以养老金融助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发展养老金融,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的多样养老需求,带给百姓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总行整合集团内外资源,提出了养老金融“1314”发展策略,即:打造“养老金融专业银行”一个目标,发挥“客户、资产、科技”三大优势,突出“专业稳健一站式”特色,搭建包含“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位一体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适老化”服务,传递建行温度,一直是建行吉林省分行的努力方向。近年来,分行积极落实监管部门和总行相关要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认真书写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

适老座椅、“乐老”绿色窗口、血压仪、老花镜、应急药箱、扶手架……在建行长春西安大路支行“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里,助老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不仅环境温馨,每一处细节都很用心。我们一进来,马上就有人一对一服务。”正在办理业务的李奶奶对建行的服务很满意。

据悉,2024年3月,全国建行首批60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集中揭牌,建行长春西安大路支行也位列其中,成为建行吉林省分行首家“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之一。此举,标志着分行在深化养老金融服务、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支持智慧养老产业链发展,对区域内医疗机构运营、养老设施建设、养老项目建设等提供信贷、供应链融资等多项信贷服务。

吉林虹桥康养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康养综合体项目占地面积1.3公顷,建筑面积5.0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可为百姓提供集“医疗、康养、护理、娱乐、养生”为一体的专业服务。项目投产后,可提供门诊年13万人次和年1.98万人次住院医疗服务,以及400张床位养老服务。

为支持该项目建设,分行组建了信贷项目服务小组和柔性团队,与项目建设方有效对接,精准把握项目需求,为项目建设授信1.3亿元,确保项目如期竣工。

此外,在硬件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提升养老综合化服务软实力,持续优化老年客户的体验感。整合银行卡、社保卡、企业年金的和个人养老账户信息,探索三大支柱联合拓展新模式。

“我们将依托‘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为老年客户提供产品权益特色、适老服务特色、养老投教特色、养老微生态特色等特色养老金融服务,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让老百姓感到更加便捷、舒心。”建行吉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数”前行,以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所需。

建行是较早布局数字化转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行“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下,建行吉林省分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探索打造数字金融场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以数优政、以数惠民。分行将数字金融与智慧政务、智慧生活相结合,让数字金融服务普及大众、惠及民生。以“建行生活”APP为例,通过搭建线上生态平台,为百姓提供餐饮出行、购物观影、买房买车等全方位生活场景服务。积极承接政府消费券发放工作,助力政府促消费保民生精准政策得以“飞入百姓家”。截至目前,分行“建行生活”App注册用户超235余万户,承接政府消费券项目20个,累计发放资金0.16亿元。

建行吉林省分行以数字金融赋能智慧政务,涉及领域方方面面,如与省税务局独家合作搭建“金税e保”社保线上缴费平台,率先实现省内代理征收社保模式全渠道缴费,使居民通过税务局和社保局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和微信小程序就能自主完成社保缴费,足不出户,大大提升了便利程度。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服务用户1890余万,累计交易笔数超8330万笔、交易金额超500亿元;如全国银医合作首创的“龙医通”服务平台,打通了与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系统的全渠道融合,通过全场景金融服务实现了“一网通办”“一窗口受理”“一站式结算”。

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腿,数字金融让融资不再是厚厚的抵押文件。近日,随着500万元贷款资金到账,吉林省某科技动力公司开足马力赶制订单。这是建行吉林省分行为省内知名客车企业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成功发放的“脱核链贷”。

据了解,“脱核链贷”是建行运用大数据等数字化工具分析核心及链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历史合作数据实现对链条企业线上授信、快速放款,极大地缓解了供应商资金的难题。通过“脱核链贷”等线上数字化金融产品,分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已为3户核心企业的24家链条企业发放“脱核链贷”超2.18亿元。

奋楫扬帆正当时,实干笃行谱新篇。

建行吉林省分行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吉林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金融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征程上不断书写金融服务新篇章。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