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区域传真·长春

“质”“效”齐升韧性强

——长春擎起工业“脊梁”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本报记者 孙红丽

奥迪PPE工厂主要生产奥迪Q6L e-tron、Q6L e-tron Sportsback、A6 e-tron等3款纯电动新能源车型,年设计产能15万辆。

6月18日至20日,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成功举办。

金赛国际医药产业园即将竣工投产。

7月16日,中国一汽第6000万辆汽车,即第900万辆解放卡车在长春一汽解放J7智能工厂出车。

3月21日,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实现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长春市成功晋级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图为一汽红旗智能小巴正在测试验证。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迸发动力;一项项新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车间;产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加速奔跑……在时光的织锦上,长春工业以“质”“效”为笔墨,绘就了一幅工业经济繁荣的绚丽图景。

年初以来,长春市工信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创新驱动旗帜,深耕实体经济沃土,加快构建“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发挥工业“压舱石”和“助推器”的重要作用,聚焦服务振兴“主战场”、紧盯服务企业“主阵地”、激活服务发展“主引擎”,为打好打赢长春全面振兴突破攻坚战蓄势增能、加油助力。

筑牢基石

展现“稳”的发展韧性

前三季度,长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高于全省工业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发展的工业“底座”进一步筑牢,工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压舱石”“助推器”作用突显。

在良好的发展氛围中,汽车产业在这里不断焕发新生机。

11月,中国一汽科技创新基地内,贴着“车路云一体化”贴纸的最新款红旗轿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精准驶入停车位。这一高标准动作的完成,依赖于5G+北斗定位、车载传感器与场端设备,以及车辆SLAM与UWB等技术的精密配合。

从7月“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启动大会在长春举行,到9月召开应用试点建设专题会,再到11月,应用试验线正式上线“开跑”……在智能网联这场竞速赛中,素有“汽车城”美誉的长春跑出了加速度。

如今,长春成为集齐国家汽车领域最顶尖的四大平台,即国家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城市、国家新能源换电模式试点城市、国家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的唯一城市。

长春持续实施国家级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高效落实《长春市汽车产业攻坚突破三年行动计划》《长春市支持汽车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若干政策》,让汽车工业在这片沃土上再上新台阶。

总投资209亿元的奥迪PPE项目实现样车下线,总投资135亿元的一汽弗迪动力电池项目实现量产,一汽中车电驱、奥迪一汽新能源配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竣工、投产,全市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系统初步完成布局。

“中国一汽”“红旗”“解放”品牌价值持续蝉联汽车行业、乘用车品牌行业、商用车品牌行业第1位,品牌价值实现连续5年跃升。积极推动市政府与旭阳程力专用车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弥补长春培育本地专用车配套产业链空白。

全市众多汽车产业链企业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书写出一份加压奋进、稳步向上的“成绩单”。

今年1至10月,全市分别产销整车122.9万辆和122.6万辆,分别产销新能源汽车12.8万辆和12.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40.4%和28%。红旗品牌分别完成产销34.1万辆和34.8万辆,分别增长23.9%和21.8%。

“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正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奋进,持续推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向万亿级目标迈进,牢牢筑起工业经济发展基石。

优化布局

培育“全”的发展优势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导向。

在长春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构建“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成为其中要义。

今年6月,长春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在这里成功举办。参展企业总数达到675家,总展出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参会总人数超过7万人(次),专业观众占比超过85%;9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达到206亿元,全面覆盖“芯、光、星、车、网”五大重点发展领域。

光博会的举办进一步巩固了长春新中国光电事业摇篮的地位,光电信息产业逐渐成为长春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之一、成为长春“光之城”的最好注脚。

作为中国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中车长客也在不断创新中取得新突破。中车长客“电力动车组(含高铁)”“城市轨道车辆”获评“国家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低运量车辆”获评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

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今年,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满弓劲发”,向高、向新的势能不减。

在辽阔的天空中,“吉林一号”在轨运行卫星达到117颗,长光卫星创造了国际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最轻重量纪录,世界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地位进一步巩固。

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国际论坛,组建空天(低空)经济发展产业联盟,推动全市航空航天及应用产业实现快速突破,“航天城”的名片越擦越亮。

不仅如此,长春还加快推动生物药、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业、医药流通业、医美产业、生命健康等8大重点领域提质升级和发展壮大,高标准举办全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丁健院士工作站”,以及“科技创新联盟”“投融资联盟”“医产协同联盟”三大联盟在大会上正式揭牌,19个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领域标志性重点项目在大会上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200亿元。

此外,为全力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长春持续优化完善市级领导包保重点产业链和保障链工作机制,为全市重点产业链和保障链“强链、延链、补链”,促进重点产业集群集聚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1至10月,全市光电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分别增长6.8%、9.8%。

科技升级

激扬“智”的发展活力

把握科技升级这一“核心引擎”,方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长春矢志不渝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深化技术改造与产能扩容,全面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活力。

在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内,运料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生产场景被可视化再现,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作为长春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现已由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提升为信息技术加身的现代高端制造业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产业的数字化,还实现了数字产业化。如今,该公司研发的合心智能信息管理系统(HIMS)已经全面推向市场。

不仅是合心机械,全市企业掀起了向新而行、拥抱“数”“智”的热潮。今年以来,全市604户工业企业新启动数字化转型项目1004个。

全力抓好“智改数转”,长春紧抓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机遇期,统筹用好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成立市区两级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专班。制定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方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建立长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库,常态化组织行业专家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展近30场“县区行”“行业行”系列宣讲活动,为超过700户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遴选推广超过50个“小快轻准”典型案例,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促进中心、“产业大脑”等“数字底座”,推广普及5G+、人工智能、工业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全面激发工业企业转型内生动力。

如今,一汽繁荣5G工厂、中车长客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机械九院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启明信息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案例等20多个重点企业和项目入选数字化转型“国字号”示范案例、场景,充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数字化转型。

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还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培育指导。今年以来,长春全力抓好创新动能培育,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10个、市级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43个,长春汽车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4个平台成功获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为11个院士创业项目兑现市级奖补资金7600万元。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龙头企业“打头阵”,也需要大量中小企业“稳后方”。长春连续两年以全市最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制定和发布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配套的奖励政策,现场为1808户中小企业兑现国家、省、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44278万元。

项目为王

释放“大”的发展潜力

从繁忙施工的建设工地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从承载希望的规划蓝图到厂房林立的项目现场……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长春落地生根,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质增效增添了强劲动能,支撑着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今年,长春围绕集群建设、成果转化、集群招引等8个重点方向,已谋划项目2717个。高效推动全市深度洽谈363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

一汽铸造一体化压铸超级工厂、一汽解放数智化能力提升、中车长客智能工厂、金赛国际医药产业园等40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上半年全部实现开(复)工建设,总投资2410亿元;奥迪一汽新能源、比亚迪动力电池等113个计划投产项目加快投产进程,全年力争新增产值148亿元以上;东方雨虹绿色建材等224个重点达效项目释放增长动能,全年力争新增产值260亿元以上。

1至9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高于全社会投资2.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20.8%;其中,技改投资增速90.3%,占工业投资比重31.6%。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背后离不开服务的支撑,全市上下坚持线下、线上助企联动,大力推动“指尖办”“秒回复”“手牵手”融入日常。

依托1个市级群、9大行业群、17个属地群,打造畅通的政策直达快享路径,第一时间将各级、各领域惠企政策、活动信息等通过各行业群、属地群推送给相关企业。

发挥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房管局、市商务局5个行业管理部门和17个属地、N名驻(助)企服务专员的全市驻(助)企服务“1+5+17+N”工作机制作用,组织协调做好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及批零住餐业等行业的驻(助)企相关工作。

完善数字服务平台,对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零住餐业等5大行业重点企业“全覆盖”,全面缩短问题解决时限,大幅提升驻(助)企服务效率,召开“长春市促进工业企业发展亲清恳谈会”,及时梳理问题清单,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着力破解产业领域和工业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化解发展难题。

前瞻布局

擘画“新”的发展图景

持续壮大、百川汇聚的新质生产力,让脚下这片老工业基地焕发崭新活力。长春,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服务一汽集团、服务中车长客等10户百亿级企业,服务92户10亿级企业;服务538户亿元企业,服务1341户规上工业企业,服务218个重点投产达效项目,服务产值下降企业,力争实现转正增长……在2025年,长春将持续抓紧抓实“七个服务”落实工业稳增长任务。

持续推动汽车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核双翼三区多点”空间布局,实施整车规模、新能源跃升、智能网联等“十大突破攻坚行动”,全力支持一汽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全力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奋力推动国家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

持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轨道交通产业“闭合链”,全力建设以中车长客为引领的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持之以恒抓好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星光20条”落实,加速建设“永不落幕”的线上光电人才市场;加快建设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

持续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攻坚。发挥长春算力中心、规模化数据中心以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智改数转”平台作用,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促进中心、“产业大脑”等“数字底座”,推广普及5G+、人工智能、工业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

持续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万人驻万企”专项行动,全市工信战线1055名“驻企服务员”深入企业一线,真心、真意服务工业企业发展。积极对接国家、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

持续推动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加速谋划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投资效益高、发展空间大的重点项目。积极把握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期,加强工业项目全流程服务,推动全市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竣工和投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发展工业经济的征途上,步伐坚定而豪迈。长春将以磅礴之势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以精湛匠心雕琢工业经济结构,以非凡魄力铸就强大的工业经营主体,奋力开创“全面精彩”的辉煌新篇章。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