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我踏上了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的抚松县的旅程,去拜访一位名字叫崔长安的放山把头。北岗镇位于抚松县北部,这是个因人参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小镇,在这里,我将亲身感受世代传承的放山文化,面对面与一位放山把头交流,也将悉心聆听一位与人参相伴一生的守护者的故事。
走进小镇,一座精致古朴的野山参博物馆映入眼帘。在这里,我见到了崔长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身着粗布衣裳,一双深邃的眼睛透露出坚定与智慧。那长长的胡子,像是山间老松的根须,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然。头发虽已花白,却依然浓密,被一条磨得发亮的黑色布带随意束在脑后。
北岗野山参博物馆是崔长安一手筹建的,集收藏、展览、研究三项功能于一体。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
崔长安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着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人参,是我们北岗镇的骄傲,也是我国传统中药材的瑰宝。它见证了放山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放山人的希望与梦想。”说这话时,崔长安眼神中闪烁着自豪与敬仰,嘴角挂着温和而坚定的微笑,仿佛能透过那深深的皱纹,看到他内心对这片大山和这片土地上人参的深厚情感。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精神的传承。崔长安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这片大山得到更好的保护,让人参这一大自然的馈赠,能够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成为北岗乃至整个长白山区永恒的宝藏。
参观完野山参博物馆后,崔把头热情地泡了一壶人参茶。我们边品尝着香醇的茶水,边聆听老先生娓娓道来关于采参的传奇故事。
崔长安老先生祖籍山东,太爷爷偕家人闯关东,一路坎坷来到了抚松县北岗镇,开垦林地种植棒槌(人参)、打猎、放山抬参……是人参救了他们一家,他们崔家世代感恩人参。
追溯往昔,崔长安老先生谈及自己幼年便随同长辈深入山林放山、抬运人参,那时他只是充当一个小伙计的角色,做着跑腿和零星的杂活。随着岁月的沉淀,他逐渐成长,最终肩负起把头的重任。
放山人的生活艰辛而枯燥,他们通常要背着沉重的行囊,穿梭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寻找着珍贵的人参。随时需要应对暴雨、泥石流、大雪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还要防范狼、虫、虎、豹等野生动物的攻击,同时还要克服突发疾病和伤痛的困扰。在艰苦的采参过程中,大家始终团结一心,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大自然的挑战。
崔把头告诉我们,放山人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发现人参的那一刻。每找到一株人参,都会小心翼翼地挖,生怕伤了它的根须。“放山不仅仅是采参,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守护。”崔长安说。
长白山采参习俗作为传统民俗,在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崔长安是“长白山抚松县开山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野山参传统放山文化传承人”。他经常对来访的游客和学者讲述放山人的故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他坚信,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才能确保人参这一珍贵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崔长安参与编写了《抚松往事》《把头亲临记》等人参文化方面的书籍,还积极投身到当地的生态保护活动中。他倡导实施“轮采制”,即在采参的同时,确保人参种群的繁衍不息,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为了更好地保护人参资源,崔长安和村民们成立了合作社,规范化种植人参。他们遵循着古老的放山技艺,同时引入现代科技,使人参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天色将晚,在崔长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守护的那片大山。站在山脚下,望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我仿佛看到了崔长安和他的伙伴们辛勤劳作的身影。
“这片大山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我们有责任守护好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参才能茁壮成长,放山文化才能传承下去。”崔长安满怀深情地说。
告别崔长安,我心中充满了敬意。“造物无言却有情”,愿崔长安和他的放山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