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史德新)近年来,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银村共建为平台,以助力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创新打造“党建引领·金融赋能”工作模式。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息回报是陷阱”“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让你把资金转入安全账户的……可不能信呢。”通榆农商行四井子支行党支部“反电诈知识进村庄 筑牢群众安全网”主题党日活动正在深入村屯进行,这已经是该支部2024年开展的第四次党建共建活动了。通俗易懂的“土味”解读和生动鲜活的情景展现,让农民群众乐于看、听得懂、记得住。
面对农民群众普遍存在“想发展、缺资金,缺贷款、不会贷”“反电诈知识匮乏,极易落入不法陷阱”的困境,充分发挥县域农商行(农联社)最贴近“三农”、最熟悉“三农”的独特优势,他们强化主动对接沟通,建立党建共建三级组织体系。市级层面,行(社)党委与市(县)组织部门加强沟通、谋划政策;乡(镇)级层面,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建立组织共建、理论共学、人才共育、发展共商“四共”机制,深入研究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和配套落地措施;村级层面,一线支行(信用社)党支部与属地村支部结成共建“对子”,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
目前,吉林农信各级党组织累计与乡(镇)、村开展各类党建共建活动3331次,建立“金融+政务”一体化服务站(点)6987个。通过把组织生活搬到村委村部,把金融服务送到农民群众“家门口”,真正架起为民服务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