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9版:区域传真·江城

砥砺奋进 建设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江城

—吉林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盘点

光阴似箭,转眼间2024年的日历即将翻过;激流勇进,北国江城吉林又谱写出充满活力的新篇章。这一年,江城吉林成为梦想与现实交织的舞台,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发展的印记,每一个角落都诉说着变革的故事。

2024年,吉林市聚焦“一个中心 四个基地”发展新格局,不断将历史机遇、禀赋优势、城市精神转化为可持续振兴的胜势。仅就前三季度统计来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6%,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向好、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支柱产业再突破

2024年,吉林市实施重点项目407个,遴选“一号项目”包保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1至11月,全市完成投资383.7亿元、增长3.7%,产业投资增长51.5%、占全部投资比重74.1%,全年预计固投完成395亿元、增长5.2%。

化工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新建和改扩建的28套装置,已完成并开工26套。围绕此项目,吉林市实施了美思德有机胺、聚氨酯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和吉化北方C8C9、炭黑滤饼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部分项目已经投产创效,推动产业链向着材料化、精细化、高端化延伸。

作为国内新材料龙头企业,吉林化纤着力构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其干法GT800高端碳纤维稳定量产,产品实现高中低端全领域覆盖,碳纤维产能跃居世界第二;碳纤维拉挤板在新能源风电领域订单屡创新高,较2023年增幅47%,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他们在2024年新建、续建项目14个,产能全部释放后,可新增营业收入208亿元。

此外,吉林市聚焦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实施了蛟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对助推吉林省能源电力加快绿色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开工国能吉林热电厂2×350MW等容量替代热电联产项目,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4.67万吨。

村振兴再奋进

这一年,吉林市“三农”成绩单亮眼,粮食产量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为打造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聚力稳产保供,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据农情调度,今年吉林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双增长”。吉林市还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猪、牛、羊、禽饲养量稳步提升,果蔬、水产品产量逐步提高,食用菌和灵芝种植规模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吉林市科技兴农、品牌强农、机械助农步伐全面提速。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7万亩,总投资81484万元。全市鲜参产量达到3846吨,帮助博大农林公司成功申报认定“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26个。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户、省级龙头企业8户。

这一年,吉林市将净美村庄建设作为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最大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倾听农民诉求,全面排查各村短板弱项,做到“一乡一村”拿方案,分类定标、因村施策,坚定地将绿水青山打造为“幸福靠山”,“让好生态化为好生计,带来好生活。”

这一年,吉林市围绕美丽环境“打底”、特色产业“强基”、和谐善治“聚魂”,开展净美村庄建设,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目前,全市已创建“百村示范”村43个,“千村美丽”村548个,创建“干净人家”14.88万户,村庄清洁行动覆盖面保持100%。乡村变美,形成了一批农耕文化、古村民居、吉菜美食、生态观光、养生度假目的地,预计全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13亿元,接待游客630万人次。

文旅产业再提升

围绕世界级冰雪产业基地建设,吉林市大力助推冰雪文旅产业提标扩容,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粉雪、静风、雾凇、温泉……吉林市冬季旅游资源丰富。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是亚洲最大滑雪度假区,刚刚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万科松花度假区已经连续8年荣获世界滑雪大奖,作为主会场承办了第八届吉林冰雪产业国际博览会。此外,五家山、吉雪等众多中小型滑雪场在两大“龙头”带动下升级蝶变。同时,从雾凇岛到吉丰东路,沿江九大雾凇观赏带为游客频频送上惊喜;从人民广场到梦幻冰雪大世界、乌拉冰雪奇幻乐园、朱雀山首届冰雪艺术光影展,冰雕、雪雕、花灯,全市摆开视觉盛宴。

围绕“大东山水迎天下”主题,吉林市在不断擦亮“雾凇之都 滑雪天堂”和“清凉胜境 诗画松江”两大金字招牌的同时,加速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38家博物馆焕新升级,一批文博场馆开放;新升级百年老街河南街,新打造玄天岭望云拾玖坊酒肆一条街,重建朝阳门、德胜门等文旅景点,加大历史文物、遗址遗迹保护和开发力度,打造出众多文旅融合新地标。

文旅活动层出不穷。这一年,吉林市抢抓东北旅游热潮,依托禀赋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实施“一十百千万”文旅营销策略,致力打造“接天贲白无瑕地、烟浩浪漫独一城”这一主题,塑造“凇星江山夜 雪鸟食文泉”十大文旅IP。这一年,吉林市先后举办冰雪主题乐园、夜游松花江、“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山地花海节、松花江之夏(金秋)广场文化周、玫瑰音乐节、国际马拉松赛等数百项、近千场“旅游+”活动。这一年,吉林市还高质量承办吉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举办纪念喜(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京剧艺术月系列活动……人努力,天帮忙,江城文旅市场大变样。端午节假期,吉林市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国庆节假期,吉林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再创新高。

纵观全年,四季皆有景,四季客不断,吉林市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全产业链,极大丰富产品供给,人气大增,声名远播。

商贸经济再发展

6月29日,一场“舌尖上”的对决在江城展开。比赛开始的第一天,“吉林市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的话题便登上了抖音热榜榜首。随后,吉林市乘势在全国范围同时挂牌72家“世界锅包肉餐厅”,锅包肉“走进”农博会,“登上”长城,南下马来西亚,甚至在西班牙马德里获得国际餐饮大奖。

2024年,吉林市通过活动增加优质供给,激发消费活力。他们除了在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点,组织商贸企业开展260余场活动外,还安排了新春花灯游园会及新春大集、花车巡游、开江鱼美食节。

商贸经济繁荣发展,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商品以旧换新活动,全年预计发放补贴资金1.6亿元,拉动大宗商品销售额12亿元。“享美食 奖汽车”等一系列餐饮消费抽奖活动中,近万户中小微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得到大幅提升。推进百年商业街河南街全新升级,朱雀国际赛车公园项目加速落地,打造省内最大的跨境商品集合店,建设吉林市国际博览中心,并成功举办全国家居博览会,实现客流量、销售额双提升。连续两年推出的“松江花月夜@吉林”夜间消费场景,让江城夜色烟火气升腾,10条特色美食街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分别增长120%、60%。成功举办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中国经济论坛企业家座谈会等招商对接活动,全年开(复)工招商引资项目180个,新签约1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60个。

城市更新再扩展

2024年,吉林市加大民生事业投资力度,深入实施道路畅通、旧城改造等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启动171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转角公园50处,新增(建)停车泊位10204个,升级改造新式候车亭139个。嫩江街立交桥通车,平山街全线通车,周边道路交通顺畅了,附近居民的心气也顺了。“这一年,咱们老百姓身边的变化真多哟。老小区、老街景大变样,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市民李女士对城市的变化赞不绝口。

入夜,改造后的世纪之舟大屏幕亮起,变幻的灯光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新潮、时尚的世纪之舟正是众多年轻人喜欢的样子。节假日或者周末,等候登临世纪之舟的人群排起了长队。

今年,吉林市开展的城市更新工作,还被赋予了产业、旅游、文化等新的时代内涵。目前已完成的世纪广场提升和德胜门、朝阳门古城门复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纪念广场建设,还有人民艺术中心、玄天岭文化公园、江南公园、龙潭山公园等提升改造,以及启动的迎恩门复建、铁路遗址带状公园等一批独具江城特色和辨识度的项目,催生了新场景、新消费,在盘活存量、创造内需、吸引流量中发挥着突出作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企业再升级

2024年,吉林市以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高质量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化“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行动2.0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网上办”“跨省通办”能力,统筹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接诉即办”改革。深化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实现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检查全要素全过程有效监管。在省内率先完成新旧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网站及交易系统割接,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4个领域项目实现全程电子化交易。

圆满完成国家级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5+3+N”服务机制和全流程无纸化报建审批服务;大力推进信用建设,吉林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中最佳排名全国第10位,近12个月平均排名第20位,位列东北地级城市首位;“助企服务平台”月均受理企业诉求642件,月均解决621件。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冯荟羽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