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搬进楼房的第十年,政府给予我的一个家,我和年过八旬的父母共同生活。在这个不足60平方米的家里,我可以自己去卫生间,可以坐在轮椅上做点家务,可以在厨房里简单做点吃的……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却是那么的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我身心得以解放,得以重生,得以自由的十年。
弹指一挥间,匆匆已十年,于岁月而言是沧海一粟。于我而言,是每一季的春草发芽;是每一季的花开花谢;是每一季的满山红叶;是每一季的白雪皑皑……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开,在我的窗前,在我的眼中,也在我的心里。
东北边陲小城,清河特色人参小镇,因拥有全国最大的野山参交易市场而闻名。这些年,小镇的变化日新月异,楼房越来越多了,路面越来越平坦了,花草树木越来越美观了,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就连路灯都是人参的标志和特色。我住在清河大桥临河的小区,小区里有凉亭、花园、健身器械、停车棚、充电桩,有各种可供观赏的绿植。每天,有专人打扫小区庭院和楼道,小区里的大人、孩子也都自觉地爱护这个美丽的家园。
小区里最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凉亭里总是坐着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河堤柳树下总是坐着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头,男女有别,泾渭分明,从不混坐在一起聊天。十年间,我见证了他们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从步态稳健到步履蹒跚,从腰板挺直到弯腰驼背。无论在哪里,小孩找小孩,老人找老人。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在一起不慌不忙地闲聊,说说各自的身体,再讲讲那些有出息的、南来北往的孩子们……时光晃呀晃,孩子长大了,时光晃呀晃,老人更老了。在他们沧桑的目光里,在她们各自打岔、自说自话的交流里,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感叹,也有对岁月静好的知足和满足。
都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不知不觉,我已在不惑和知天命里,却仍有困惑,也仍有不知。心似乎还是那颗心,人却已不是原来的那个人,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青丝里也悄悄地长出了白发。时常,身体会发出各种信号,有很多的力不从心,也有很多的无能为力。这个年纪,无论内心如何的兵荒马乱,表面似乎也要风轻云淡。成长或许就是,在父母面前装着像个大人似的,慢慢地就真的成了个大人。
虽然,生活时常也有万般无奈,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挑战和困惑。但如果让我选择,是否愿意回到过去,我会毫不犹豫地摇头。曾经的生活,有太多的不便和限制,往事不堪回首。那时,除了年轻,只有年轻,没有更多更好值得留恋的记忆。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才是清醒的存在。
如今,政策越来越好,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我和父母能够住在无障碍的楼房里,不用为拎不动一桶水而发愁,不必为弄不了取暖的柴火而忧心。解决了住房和供暖,就实实在在地暖到了家,也暖到了心。在年迈父母的心里,这个不能走路的孩子,现在渴不着,冻不着,能够自己去卫生间,已然是他们心里莫大的安慰。因此,每念及此,他们心里都感激不尽。
曾经,总是羡慕别人能够到达的诗和远方,年龄渐长才发觉,诗和远方就在自己的身边,就是四季分明的家乡。春天绿树成荫,夏天花团锦簇,秋天满街红叶,冬天银装素裹。我更偏爱秋天,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曾经,看到远山上的一簇红叶也会感到十分惊喜,如今,清河大街的两侧都是成行成排的枫树。从夏天绿叶开始渐变,整个九月、十月份,满条街都是火红火红的枫叶,大桥下是清澈见底的河水,远处是五彩缤纷的五花山,行走其间仿佛人在画中行。
此刻,我已开始想象,下一个十年,满头华发的自己,戴着一副老花镜,一个人在暖阳下读书写字,静守岁月里的慢时光。或许和一群老人,在如诗如画的小镇里,坐在飘着花香的凉亭里,一起絮絮叨叨,一起慢慢悠悠,细数旧时光里的点点滴滴。每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溢出的都是细碎的幸福和美好,若真如此,也是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