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师范大学,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团队——
他们刻苦钻研、勇往直前,近20年来聚焦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发光、探测、类脑信息存储和全息光电存储应用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研究成果;
他们追求卓越、满载荣誉,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等重大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并支撑东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他们就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益春带领的东北师范大学紫外光电功能材料与技术研究团队。
作为一名在科研、育人一线深耕的工作者,刘益春院士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造性成就。他建立了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青年人才,推动了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2023年,他带领研究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今年6月,刘益春赴京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聊起当时的感受,他十分激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倍感骄傲、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充分肯定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对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对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
殷殷期盼,点燃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谆谆嘱托,汇聚砥砺奋进的澎湃动力。怀揣着科技报国的初心,刘益春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提升,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面向信息科技前沿,创制了非晶氧化物“扩散型”忆阻器,实现了类脑功能的仿生模拟;研制出了高密度全息存储器;解决了氧化锌中氮受主固溶度低、难于形成替位掺杂的科学难题,完成多个“首次提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实现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功解决我国航天飞行器特种涂层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相关材料和技术在民用抗静电热控涂层应用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加深、拓展基础和应用研究,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既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也是大学的责任所在。”刘益春说。
高精尖科学往往需要多个学科进行协同攻关。该团队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建设学科、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等高水平科研、教学、交流平台,潜心研究、敢为人先,不断产出科技创新硕果,带动高水平教学,凝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矢志科研报国的科学家们。其中,团队中的几名教授放弃了国外永久职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投身学科建设,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团队成员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期间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等建议,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举办和承办第十九届国际发光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参加“科学家科普进校园”等活动,在全国30多所中小学校的万余名师生心中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积极响应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号召,组织开展“紫外光”主题科普大赛,发布优秀科普作品20余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建制化、体系化、协同化。对此,刘益春认为,高校作为具有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资源的集中地,必须以改革精神、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刘益春作为团队中的“大家长”,把方向、求创新、育英才、带团队、整合资源,孜孜不倦地鼓励和支持学生成长。他始终秉持“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注重由知识形态向问题形态、方法形态、教育形态有效转化,强调演绎、归纳并重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由他创造性提出的“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和“指向创造力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先后荣获了2014年和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相关经验已写入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刘益春十分热爱家乡这片土地,认为在吉林创业大有可为。他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吉林必将成为人才发展的沃土,让各路英才在吉林大地逐梦驰骋、尽情作为。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吉林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知识和责任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后备人才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依托团队育才、扶才、用才,更好发挥领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行动、更加高昂的斗志,携手共攀科学创新高峰,努力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益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