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

——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激励人民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

新华社记者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二〇二五年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深情回顾党和人民走过的不平凡的一年,礼赞新时代劳动者、奋斗者,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砥砺艰苦奋斗之志、凝聚团结奋斗之力。

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认真聆听,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情真意切、暖人心田,跃动着鲜明的时代脉搏、浸润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要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乘着新时代大潮阔步前行,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广阔的前景。

强国建设展开壮美画卷、呈现光明前景

冬日的洞庭湖平原,孕育了两季高产水稻的田地,陆续进入冬歇。趁着天气晴好,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洋淘湖镇冲天村正加紧高标准农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广大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种粮大户肖金良高兴地说,“等到春耕前高标准农田建好,我承包的1200多亩水稻两季亩产能突破2000斤,农业现代化道路让我们广大农民充满信心、干劲十足。”

聆听新年贺词,“00后”奥运冠军龙道一深感自豪。巴黎奥运会上,他和队友王宗源拿到男子双人三米板冠军,为中国跳水队斩获第四金。

“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感到正是强大的祖国,给了我们拼搏进取的无穷力量。”龙道一说,“体育是展现中国力量的重要窗口,作为年轻运动员,要刻苦训练,用赛场内外的优异表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彰显新时代中国力量。”

“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细数的一个个重大成就,展现出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

冬日的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回想起2024年6月25日下午,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时的情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牧民特木尔巴特尔满是喜悦和自豪。

“作为一名牧民,我有幸亲眼见证迎回嫦娥六号返回器,我要为科研人员点赞,为国家科技进步点赞。”特木尔巴特尔说,“一年来,我们国家的成就和胜利是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只要跟着党走,我们就能办更大的事、圆更多的梦。”

团结奋斗为人民 攻坚克难写华章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新年贺词中的深情牵挂,映照着大党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

在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福瑞园养老院,老人们不仅能得到周到的照护,还可以学舞蹈、打太极,日常生活充实多彩。

“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对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念兹在兹,让我深受感动。我们要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不断创造更优质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既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福瑞园养老院负责人樊金林说。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正全忙完一天的活,早早做好准备,认真收看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当听到“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他激动地鼓起掌来:“总书记今年到过我家果园,详细询问苹果种植技术、市场销路。他始终牵挂着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们要把特色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面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让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杨树湾子乡蒙古营子村村民王玉华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正值隆冬,王玉华的家里却温暖如春。2024年8月,王玉华家的房子在严重洪涝灾害中被冲毁。经过灾后重建,她和其他受灾群众陆续搬入新居过冬。

“总书记的话,说到了大伙心坎上。如今,我们不仅住上了新居,还领到了冰箱、电视、米面油等‘大礼包’,党和政府的关怀实实在在,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过得更好。”王玉华说。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濠江之畔新发展新变化令人欣喜。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创业代表雷震,见证了横琴从蕉林绿野、农庄寥落,到高楼林立、生机盎然。“作为投身其中的建设者,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锐意改革、聚力攻坚,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齐心协力开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新局面。”展望新的一年,雷震信心满怀。

吹响再出发的“冲锋号”

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百岁医学泰斗王振义又一次回想起2024年9月,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时的画面。“我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传承奋斗精神、攀登科学高峰,跑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王振义说。

冬季,位于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的湖泊逐渐冰封,湖面宛如蓝色绸缎,在高原上铺展。

听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想到脚下这片土地的今昔变化,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索索自豪又激动:“今后我将继续坚守岗位,认真巡逻和管护,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

走进江西景德镇,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历史街区修旧如旧、传统产业神奇蝶变……“千年瓷都”正续写新时代陶瓷文化新篇章。

“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说,“面向未来,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

极目神州,山河锦绣。

2025年,我们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站在新时代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十四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奋进,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据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