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度净化水质,伊通精心谋划实施伊通河左岸河漫滩湿地工程,将11个自然泡塘连成“串湖”,采用“表流人工湿地后接稳定塘水处理技术”,通过逐层过滤、生态净化,年可深度净化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630万立方米。
多元空间布局,释放生态效能。河湖长制工作全面实施以来,伊通县在实践中创新举措,积极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治理措施,先后实施了伊通河一、二、三期防洪工程建设,使伊通河城区段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退耕还河土地面积359公顷,使河流水质稳步提升。目前正在谋划伊通县伊通河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工程(六期),估算投资约5.9亿元,预计2025年实施。
构建“一带两片”,建设幸福河湖。2024年,伊通河重点段三期右岸河漫滩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工程主体完工,总规划面积38.55万平方米。该工程通过9处人工湿地“渗、滞”工程措施,使污水在功能区达到“净、用、排”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扩大了绿地湿地面积。右岸河漫滩建成后,与左岸“伊溪湿地”遥相辉映,形成“一带两片”的空间结构,推动两岸环境实现同步发展,使伊通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优于Ⅳ类国家考核要求。
这是一次护卫千年古流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贯通黄金水道的生态复苏。如今,千年古流,因水而兴,伊通河区域环境日益改善,生态红利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润泽满乡大地的花园命脉、经济命脉、振兴命脉、生态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