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新成效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3年来,通过持续保护和系统修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东北虎豹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目前,稳定生活在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豹数量由成立之初的27只和42只左右分别增长至70只、80只左右,实现了“虎豹增倍”,梅花鹿、野猪、狍等虎豹主要猎物种群相对丰富度均增长1倍以上。
2 吉林省实现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截至2024年全省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期结束,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至此,吉林省胜利实现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吉林省生态安全。
3 全方位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全省共登记古树7.08万株,名木3株。树龄最长的是汪清林业有限公司荒沟林场的东北红豆杉,树龄已近3000年。2024年,吉林省开展了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共抢救复壮濒危衰弱古树19株,使古树得到了有效保护。
4 全省首次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半蹼鹬“安家”莫莫格湿地
2024年7月,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鸟类监测时,首次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半蹼鹬在此繁育后代。
5 吉林省出台国内首个省级层面的全国碳市场履约风险防控制度
2024年9月,我省印发《吉林省碳市场履约风险防控工作方案》,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的全国碳市场履约风险防控制度,旨在建立完善碳市场履约风险防控机制,规范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权配额清缴,推动碳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6 《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2024年3月1日,《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吉林省保护野生动物工作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这是我省首部关于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填补了该项立法空白。
7 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再上新台阶
我省自国有林场改革以来,扶持欠发达国有林场开展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基地,实施生态养殖项目,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基地。截至2024年底,我省欠发达国有林场实现经济收入2922.31万元,人均增收6177元。
8 中华秋沙鸭数量较5年前增加一倍多
多年来,我省在中华秋沙鸭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统计,在我省繁衍停歇的中华秋沙鸭已有600多只,是5年前的一倍多。
9 吉林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据”可依
2024年,吉林省组织完成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若干措施》编制工作,围绕加强分区管控、实施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健全管理机制和加强组织保障,对全面落实管控要求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布局。
10 吉林省全域已建成各类“无废细胞”824个
我省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无废细胞”建设指南(试行)》和首个细化评估标准的省级“无废城市”成效评估办法。目前全省已建设各类“无废细胞”824个,推动形成由少到多、由点及面的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