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白城市积极践行民生第一宗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八大民生行动”取得扎实成效。白城中心医院晋升“三甲”、嫩江湾创成5A级景区、城市文明程度测评全省第一。改造老旧小区67个。连续三年提前10天开栓供热。开通10条助学公交线路。“南互通”竣工通车,城区三环路全线贯通。新建养老餐厅135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9个。精准把握“新高考”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喜人。学前教育普惠率超国家标准9.7个百分点。“瀚海励学”持续提标,发放助学金660万元,惠及困难家庭大学生750余人。
2024年,白城市坚持“两手抓、两重点”,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连续8年开展“三帮扶一推动”,4400户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风险。深化“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化”攻坚,升级标准村26个,建设省级美丽村85个。大力发展“双带七增”产业。落实庭院经济25万户、23万亩,村党支部领办辣椒专业合作社695个。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年收益超2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
2024年,白城市特色旅游业融合升级。实施重点文旅项目12个。成功举办全民健身龙舟赛、全国重点校女子篮球邀请赛等活动100余场。打造“白城十二冰”系列冰雪旅游产品。全市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
2025年,白城市将完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两手抓、两重点”,坚决扛起维护粮食安全首要担当,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2025年,白城市将健全新兴业态融合发展机制,推动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提速发展。坚持打好“绿色生态牌”“红色历史牌”,围绕“文旅+”促进业态融合发展,每个县(市、区)至少集中打造2个标志性的特色景区,提升全市旅游业规模和档次。
2025年,白城市将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实施老年助餐服务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提高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质量。二、每年为65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三、建设村和社区中医馆200个。四、为500名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护服务,实施无障碍改造750户。五、“瀚海励学”奖励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3万元。六、落实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农民进城购房补贴等政策。住房公积金服务下沉至乡镇。七、完善城市D级危房置换和过渡机制,解决好居住安全问题。八、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深化公交助学、助企、助“双拥”等便民行动。九、拓宽新城区家园路,增设停车位200个。十、新改建农村公路55公里,改造危桥5座,解决“畅返不畅”300公里。“对这些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一定记挂在心上,一件一件抓实办妥,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杨大勇说。
白城的发展需要着力激发创新第一动力。2024年白城市坚持以改革开放重塑竞争优势,发展的动力活力持续增强。创新实施具有白城特色的8个改革专项。创新组织产业联盟,推动域内新能源装备制造端与市场端对接,开拓市场订单超百亿元。新建3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新增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大安绿氢合成氨项目列入国家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创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规范化管理“五步工作法”,全市村均收入79.2万元,位居全省第一。白城至延吉、沈阳动车组首发,广大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025年,白城市将健全改革推进落实机制,加快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强化“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倒逼改革、开放也是改革”理念,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同时,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增强白城发展内生动力。完善经济运行保障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白城市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的崭新篇章!